走近王选王选教授简介
王选教授,1937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现任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香港方正集团董事局主席、北大方正集团董事。
清白的科学家
在中关村没有人不知道北大方正集团的王选教授。王选教授有许多令人羡慕的桂冠,例如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但,这些桂冠并不能说明王选教授的为人。纵观王选教授所走过的路,将称其为“清白的科学家”是实至名归的,只有“清白”两字才能体现王选教授的品德。
王选教授从1975年起开始研究“748”计划中的汉字精密照排课题。1986年北京大学成立了北大方正集团的前身“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将王选教授所研究的汉字精密照排,作为公司的首要推广产品。“北大光华电子出版系统”现为“北大方正激光照排系统”。王选教授所研制的汉字精密照排系统,不仅使北大方正在短短的时间里异军突起,也使我国印刷工业告别“铅与火”的岁月,进入了光与电的时期。
从1975年到今天,已有27年的时间。无论什么人在27年的历史中总会有所改变。可是,王选教授仍然保持着“清白科学家”的本来面目,视功名利禄为过眼云烟。方正集团从成立到今天,更换了数位总裁,不管是前任总裁还是现任总裁,都对王选教授的“清白”表示敬佩。
一位北大方正集团的元老,回亿起他与王选数年的工作经历时对记者说:“王选教授,从没从北大方正集团拿过1分钱。就算是公司逢年过节时给职工们分发的福利,按例也给王选教授送一份,但东西送到王选教授手里,王选都如数退回。以后的年节,集团不给王选教授分发福利,倒成了正常现象。”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人一贯承认“金钱有诱惑力,事业有凝聚力”,但是,通过以上事实,只能表明金钱在王选教授面前是苍白无力的。
北大方正另一位原负责人,对记者谈起王选教授时说:“我同王选教授在一起工作时,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吵。有一次我检察身体,发现有点问题,回到单位后心情很不好,王选教授找我谈工作,由于心情的原因和王选教授争执起来。事后王选教授得知我的情况,来向我赔礼道赚。说句心里话,王选教授不用向我赔礼道赚,我永远也不会‘记仇’。因为,我很佩服王选教授的工作态度。王选教授作为著名的科学家,他工作起来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中午的饭可以用两包方便面来代替,这一点公司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我很敬佩他。”一滴水珠虽小却可以折射全部的阳光。通过上述两件小事,折射了王选教授的“清白本质”。
记者在北京大学读MBA研究生班时, 认识了一位教师,她与王选教授是相处十几年的邻居。这位教师在谈起王选教授时说:“王选是一个思维特别单纯的人。一次他的夫人为他做了一条裤子,他穿上十分合适,王选非常高兴。穿着他夫人给他做得新裤子走到我们家给我看。当时看到他那副单纯的样子,逗得我们大笑不止。”这位教师想起王选当时样子,到现在还忍不住大笑。这位教师接着说:“王选夫人得了病,王选非常自责,经常到我家自言自语地说,这全怨他对他夫人照顾不好,才使他夫人得了病。我们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只好慢慢地劝他不要着急,也不要过份自责。”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增益于其所不能。”王选教授为了研究汉字激光照排科研项目,可以说是竭尽心智。可是他从不向国家、向单位、向北大方正集团索取任何报酬。
永远的一个谜
王选教授入选北大方正集团董事会董事、香港方正董事局主席以后,从来都不以一个企业家的身份出现。2000年10月23日,为纪念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成立20周年,有关方面评选王选教授为优秀企业家,请他接受表彰时,王选教授表示他自己仅仅是一位科学家,而不是一个企业家,不愿接受这个和他身份不符的称谓。
王选教授进入北大方正集团工作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他从不以企业家自居,也不愿意让人称他为企业家。王选教授为什么不愿以企业家的身份出现,这大概永远是一个谜。
王选教授虽然在方正集团身居高位,但在名片上只印有“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几个字样。这表明王选教授在北大方正集团主要工作是从事科技产品的科研开发。
有人认为,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涌现出的庞大媒体市场,使王选教授的激光照排科技成果,有了用武之地。但这只是“铜板”一面,其另一面是王选奋斗十几年,历尽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寒窗苦研”才取得成功。
机遇对于每个人是平等的,但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成功。只有抓住机遇的人才会成功,王选教授就是抓住机遇成功的人。
20世纪末,北大方正因经营亏损,内部发生剧烈的震荡,上演着各种不同版本的“大片”,这时针对王选教授的各种评价也不断地传出。方正集团动荡是谁“导演”的?具体情况局外人是无法猜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方正经营的失误,王选教授是没有责任的。因为,王选教授只管方正集团科技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不负责经营。
集团的亏损应由经营人员来承担。虽然王选教授出任香港方正董事局主席。但是,不要忘记王选教授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一个企业家这个永久的“谜”。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龚自珍的名句。最后套用这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但愿天公永作美,无数王选落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