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后PC时代”、“后DIY时代”的概念早已熟悉。作为未来的家用和办公产品,用户的需求无疑将主导“主流"的定位与方向,这已经是被市场证明了的,量身定做更适合于人类移动生活空间的PC则显得亟为迫切。
综观今天的PC市场,不仅仅是各厂商之间在激烈的竞争,同时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两兄弟之间也在残酷的分刮着PC市场分额。笔记本电脑轻巧、便携、功能全而又节省空间的特点让台式机望尘莫及。其高贵的身份也让台式PC很是自愧不如,从而决定了笔记本电脑只能被关在围城里面的命运。目前,台式机仍占有着90%以上的市场。每年有着600多万台的巨大市场份额。对笔记本电脑来说,仿佛一切的根源都是价格,众多调查统计也都无一例外地表明,价格是目前阻碍笔记本电脑份额上升的最大阻碍。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笔记本销售总量中的91.7%应用于商业用户。这也就是说,目前来看,大部分笔记本电脑仍是商贸界、中小企业的“商用机”。突破万元大关似乎就可以使笔记本走向平民化,就可以扩大市场份额。“万元笔记本”正是在这一背景和理念指导下层出不穷。其实,价格虽然是国内用户购买笔记本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在另一条战线上,面对台式机市场增长日趋放缓的状况,让很多厂商不得不出台新的招数来推动市场需求。最为显著的就是随着P4处理器的问世,似乎让各大PC厂商感觉到了台式PC的春天来了,于是各大厂商纷纷打出了P4+液晶显示器完美组合的这张得意牌,而且作为国内PC厂商的龙头老大,联想更是斥资18个亿来豪赌台式机:P4+液晶显示器这一组合。从现在来看,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过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计算机的迅速更新换代。
所有这些都表明,面对目前新的市场需求,各大PC厂商还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台式机一味的抬高配置,以满足用户对性能的盲目追逐;而笔记本电脑则片面在价格上做文章,来迎合低端市场需求,显然都很不明智。恐怕也是他们都难以完成“一统江湖”的重要原因。真正的主流产品,不是简单地体现在价格和配置上,而是其能否最大幅度地满足多数用户的使用需求,是否能科学有效地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投资回报,是要看它的“新性价比”(总拥有利益/总拥有成本)。具有持久的市场地位的产品,是那些能够提供合理新性价比的产品。或许,为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把这个新的需求时代称之为“后PC时代”会更为形象一些。
精英电脑(ECS)i-buddie系列产品提出的便携式台式机的概念,给众多的PC厂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其实,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在配置、功能、价格和推出时间上的差别已逐渐减小,将二者整合后的便携式台式机,兼具轻便、移动、环保、健康、人性等特点。便携式台式机将以应用、适用、够用为出发点,充分体现PC的真正使用价值,以满足“后PC时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