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加炒作,网上名店卓越也“不过如此” 》的文章发布之后,昨天有网友对记者说,他昨天到卓越网发现,《不过如此》现在仍摆在卓越的“书架”上,而且此书后还附有很多网友关于此事一边倒的评论。
记者登陆到卓越网一看,果然,关于该书的所有信息和介绍却仍然全在,而该书的评论也都在,最新的一条评论是17日的,也就是卓越网的新闻发布会之后读者的评论也都上去了。但是点击“购买”之后,弹出的窗口却是:“郑重声明,卓越网今起拒售崔永元的《不过如此》”,看一看评论,调子明显的一边倒,“便宜有错吗?”“小崔的脑子是不是灌了水?”随便摘了几条。
主题: 不看就是了,难道赚了200万还不够
早就看到joyo上卖这本书了,准备买东西的时候一起买来看看,结果出现拒售!一头雾水,看了这么多留言才明白一点,不就是闲joyo卖的太便宜吗?真实奇怪,难道他们出版商赚了那么多,崔同志也捞了200万了,难道就不让我们读者少花点钱看书吗?不让卖不看就是了,难道不看就不能活了?这世界上没有谁离不了谁的!
主题: 不过如此
对1本书的价格这么敏感,那对机场售货点把饺子卖到10元1个,还说什么是因为机场地皮贵,这个理上哪讲去呀。又有谁来干预?愚味!!!
主题: 是市场经济吗?
我真不明白,这本书又不是涉及什么国家利益的事,在市场经济下,价格还需要由“有关部门”指定吗?
记者以为这个评论是谁都可以写,写了之后就可以发到上面的。可是记者昨天在卓越发表评论时,得到的答复却是,“您的评论将首先上传给编辑人员,在第一时间对您的评论和问题进行答复,使您将很快看到您的评论。”,17号的评论19日就可以看到,可是为什么19日记者写的评论20号还看不到呢,只是因为记者故意写的几条是批评卓越的评论吗?不知道这个第一时间指多长时间?还是因人,因言论而异。而一位上海的读者也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他说自己在卓越买了一本《逆向思考的艺术》,结果发现书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作品,个人觉得不是很好看,就去卓越发表了一下见解,随便说说,并没有任何不恰当的语言。 可是过后再去看,这本书的那一栏还是“目前该商品还没有评论,欢迎您发表看法,您的评论可能将成为该商品的首条评论! ” 还以为是没帖上去,再帖了一遍,过了好几天了,再去看看,还是“目前该商品还没有评论,欢迎您发表看法,您的评论可能将成为该商品的首条评论! ” 后来才知道,原来对书的评论也是要经过编辑筛选,才有可能发表的。
记者想使用卓越的在线支持,但是答复是“错误,对不起!本服务中心仅对有订单的用户进行服务!请原谅”记者又以普通用户的身份打客户服务电话咨询,说,对不起,这样的问题他们不受理,那谁能答复,只能写信等待答复。
卓越网从8.7日发表“拒售”崔永元《不过如此》的声明,到8.16日就此事召开新闻发布会,过了10几天了,恐怕就不仅仅是疏忽或来不及了。既然说要息事宁人,又为什么不尽快把这本书拿下来,把“拒售”的风波压下去?相反该书不仅拒不下架,而且点击购买就弹出那样一个“拒售”的信息,惟恐大家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件事,对网友的评论也小心翼翼的编辑发布。其用意究竟何在?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拨通了卓越网的副总陈年先生的电话,请他就此事做以解释。陈年的回答似乎有两个意思,开始说这个归内容主编管,他不是很清楚,接着又说卓越就是想把书摆在那里,看看大家怎么看这个事情,想知道大家对此事是怎么看的。记者问,卓越网不是说要息事宁人的吗?那为什么不把书撤下来,陈年说卓越也很想知道大家是怎么看这个事情的,所以就没有撤下来。记者问“卓越酷评”是不是网友发了就可以看到呢?陈年说,大约百分之八九十是这个样子的。
之后记者又拨通了卓越内容主编的电话,问到为什么这本书没有撤下来时,她告诉记者说,这个是由后台的技术部门负责的,只要他们有库存,页面就显示有这本书,不是人工控制的,但是8.7日卓越的“拒售”声明中不是说所余库存将全部退回供应商吗?对此,她的解释是因为他们的库存还没有清空,退货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记者又问“卓越酷评”一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看到,她说这个也是机器自动上传的,而且周末也有值班的。一般快一点的一两个小时,慢一点的也就一天,最迟也就两三天。那编辑选择上传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她说就是像在提示中说的那样,评论中不能涉及到政治性言论,并且不能使用攻击性,侮辱性语言。也就是如果是针对该商品的一些反面言论也会上传是吗?她说是的。
放下电话,记者再次刷新页面的时候发现,《不过如此》的酷评由昨天的66条增加到了68条,这两条的意见还是一边倒的,看来卓越的客户真是忠诚啊。而新增加的最后一条就是20日的两点多钟,就是一个多小时前的事情,而记者昨天的几条评论却不见踪影。
记者接着也就此事拨通了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的电话,想找崔永元就此事谈一下他的看法。接电话的是崔永元的同事,她说崔永元是不会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的。因为崔永元一向是个低调行事的人,此次风波他是不会再接受媒体的访问了。记者虽然留下了电话,但是崔永元也的确一直没有打过来。
被卓越网称为炒作高手的崔永元却一再坚持低调处理此事,而一再说要息事宁人的卓越网却总是息不下来,“拒售”风波到底是谁想没完没了?
附:写完稿子再到卓越看了一下,信给回复了,今天的评论也上去了,虽然也是批评卓越的。这次反映真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