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网与崔永元的摩擦似乎不应该就结束了。这事儿让任何一个关心中国B2C或者关心崔永元的人都感到“激动”。客观地讲崔的名气远远大于卓越,这使原本并不复杂的事件多了一些说法。
“崔卓战”关键数据:
7月16日,国内几家最具代表性的网络零售商卓越、当当、e国、my8848、搜狐、贝塔斯曼几乎同时以10元或略低于10元的价格销售《不过如此》;
7月24日,海淀工商局有关部门到卓越了解情况,但是并没有要求卓越一定要调高售价;
7月25日,卓越第一个将《不过如此》零售价格调高至12元,几乎同时,e国和 my8848 也纷纷将其价格调高到15.9 和 14 元,而其竞争对手贝塔斯曼和搜狐还继续保持以9.9元、9.8元的低价位。
8月7日,卓越网公开“拒售”崔永元《不过如此》。
为什么偏偏要对卓越开炮?
有媒体在报道时发出的疑问是“卓越为什么赔本卖这本书”,言下之意“崔是名人其书不应贱卖”,“卓越‘贱卖’是存心的”。这里涉及到网络商店经营手段的问题。事实上,只要经常上网买书的网友都会有这样的印象:网上越畅销的东西往往卖价越“贱”,并不只“贱卖”崔永元这一本书、也不只是卓越一家在这样做。
由于每张订单需要支付5元钱送货费,网友通常不会选择一次只购一件物品,这样一来,网站就可能因一本“便宜又好”的物品顺带卖出其他一些不那么便宜的东西。B2C的利润一部分就来自这里。
卓越网上最畅销的是漫画类图书,记得2000年夏天,《加菲猫》流行的时候市价卖到99元,而卓越网上最低可以不到30元的价格买到;卓越网上CD和VCD 的超低价格也是人所尽知。但卓越为什么还能撑下去而且看起来过得还不错?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思索:印刷、音像制品的利润到底有多大?从最初的出版商到最终的消费者中间要经过多少级渠道对利润的盘剥?所以,也许问题的根本在于:并非某本书被“贱卖”了,而是它的合理的价格就只那么多。
至于崔永元为什么偏偏要对卓越开炮,卓越公关经理石泉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应该去问崔永元。显然,这个回答一方面讲的是事实,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双方之间的确存在一些争端。
为何“拒售”崔永元新书?
卓越网方面的正式回答是“以10元的价格销售《不过如此》,只是想做一件好事情。但后来迫于种种压力,经慎重研究后,我们卓越网图书部最终不得不做出了这项决定。有关这个决定,还是有一些复杂的原因的,对此,我们感到很遗憾,也很无奈。”
但是,最终卓越还是没有说清“为什么拒售”。按照先前的报道和正常的逻辑,如果没有被人“要求”或“请求”,卓越是不需要“拒绝”的。在没有被“要求”的情况下公开“拒售”,卓越这招会不会是故意的呢?
崔有追究“授权”的权利吗?
据报道,当记者问道“如何看待卓越网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不过如此》时”,崔永元说,“我根本就没有授权卓越网销售我的新书,我保留追究的权利。”
卓越答: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感到很可笑。举个简单的例子,所有卖可口可乐的商店,难道都要经过可口可乐公司的“授权”吗?
卓越所售《不过如此》的来源
崔曾告诉新浪科技,华艺出版社在负责新书《不过如此》的发售,目前华艺出版社不到一个月就卖到70万了。但华艺出版社根本就没给卓越网批发书,卓越网是从二渠道批发商手里头拿到的书。
但是卓越对我们说,该网站所售《不过如此》是从华艺出版社进的货,有华艺出版社开具的发票为证;而且,就算是从二渠道批发商那里拿的货,只要不是盗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