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告商品:水晶皂
拙劣类型:故作天真型
精明的厂家请来了一位昔日以唱儿童歌曲著称的红歌星为其助阵。显然这位“童星”还是用了自己最拿手的儿歌作为宣传形式,但其已日渐丰满的身躯与不饶人的年龄使她的表演让人无法接受。歌喉倒是无可挑剔,但其摆出七、八岁儿童的天真动作就显得过于做作了。
2.广告商品:洗洁精
拙劣类型:嗲声嗲气型
儿子放学归来,老爸要小试身手,做些好吃的饭菜。这在普通家庭是件极为常见的事,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家庭里老爸说的一口标准普通话,而虎头虎脑的小家伙却一嘴的“港味普通话”:“妈妈缩(说),则桑(这上)面有细菌,啦(给)!”真想不出小家伙是在哪所学校学到的这些所谓国语,也许只有妈妈这个角色的出现,才能够让我们看懂些。
3.广告商品:方便面
拙劣类型:胡乱模仿型
借用大片中的经典镜头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近期被广告商广为采用,如《泰坦尼克号》中男女主人公船头相拥的形式等。借用得好则事半功倍,起到良好的广告效应,而胡乱借鉴就会让人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则方便面广告明显借用了汤姆·克鲁斯在《碟中谍》里偷取碟片的经典镜头,但吃方便面和偷碟片究竟有何关系不得而知,看过《碟中谍》的影迷会认为这种借用是一种亵渎,没看过的观众当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4.广告商品:啤酒
拙劣类型:不知所云型
适值夏季,喝杯啤酒是件颇为惬意的事,而各种啤酒广告也充斥着我们的荧屏。一名酒吧招待懒洋洋地打盹,几个酒杯和他捣乱,只有拿来了广告中推荐的啤酒,酒杯们才欣然接受。纷乱的画面,刺耳的声响,加上主人公拙劣的表演,丝毫没有一点美感,让人感觉不出这种啤酒的优势究竟在哪?!
5.广告商品:摩托车
拙劣类型:误导消费型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的产品质量业已达到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因此,用外国人来作广告比起以前大大减少了。此则广告不仅用两位金发碧眼的老外驾驶摩托车急驰的镜头,而且一句“让街道变成舞台”的广告语又似乎起到了误导消费者的作用。众所周知,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交通事故已经成了危害人民安全的无形杀手,其中最易出事故的摩托车在民间更被戏称为“一脚踹”,作为广告商应把自己产品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因此,此句广告语理应被删除。
6.广告商品:牛奶
拙劣类型:滥用明星型
为了增强国人体质,适当补充些乳制品是一条相当有益的建议,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喝奶也渐渐被国人所重视。在各类乳制品广告中,有一条广告颇为令人不悦,广告创意本无可厚非,所请的广告明星也属大腕级人物,但片中给了主人公三处面部近景特写镜头,这位歌星年已不惑,沧桑而粗糙的面孔让观众一览无余,恰与以细腻柔和著称的乳制品形成鲜明的对比,消费者看到这张脸后还会去买这种牛奶吗?
7.广告商品:运动鞋
拙劣类型:崇拜明星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有一双舒适美观的运动鞋对体育爱好者来讲是必不可少的。让我们“欣赏”一下这则广告的创意:一位影视歌三栖明星在慢跑时帮一位少女拾起她掉落的毛巾,少女受宠若惊般高叫明星的名字,而我们的明星则潇洒地回应道:“嗨!×××(商品品牌名)!”我们必须承认当今社会确实存在这种追星现象,但在大众媒体上把这一现象公开宣扬,而且与广告产品本身并无直接联系,这则广告的创意的确值得商榷。
8.广告商品:透明皂
拙劣类型:俗不可耐型
这是一则近期热播于央视与各地方台的恼人广告。一位大娘不厌其烦地大肆夸耀一种洗衣皂,其欣喜之状让人不可理解,片中她的老伴也只是含笑点头。谁知该则广告在改版后变本加厉,又抬出了大娘的当化验师的女儿与一群邻居“叽叽喳喳”地帮着造势,先前默不作声的老大爷也出头加上一句小结:只是因为用了那块洗衣皂。不知这则广告还要热播到何日,也不知该产品至今销量如何,反正观众期盼能够早日远离这份无奈与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