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世博 如何不迷路?
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 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单独一个中国馆占地面积就相当于两个半足球场。要想逛遍这么大的园区,即使开车也要半小时时间,何况步行?为了满足我们的眼睛,当然不能牺牲了双脚,好在世博园区内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代步交通工具,快来了解一下,懂园区交通,让你游玩更轻松。
出入口和道路
世博会的出入口体系包括地面常规出入口(常规人行出入口)和水上出入口(水门)两种。其中浦东5个地面出入口,3个水上出入口,1个轨道交通出入口;浦西3个地面出入口,1个水上出入口。虽然整个园区各出入口广场面积总计约为40公顷左右,但面对7000万人次的总人流量其压力还是很大,必须进一步通过票务信息管理、现场组织调度等手段来分配参观进场时间段来提高出入口交通总体服务能力。
园区内的道路共有30条,总长约33公里,分为一般路段、核心区、世博轴3个部分。它们不仅是世博会期间游客参观的要道,也是前期园区内场馆施工车辆的交通通道,世博会结束后,园区内的道路将与市政大交通联在一起,成为这一地块的永久性基础设施。园区内道路设计要求既高又多:雨天路面可透水,行人舒适、行车安全,车辆行驶噪音较小,人行道色彩尽量接近自然,同时还要配合景观可点缀环境。
世博轴
世博轴是世博园区道路建设中最大的单体项目,全长约1000米,宽约110米,总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分地下地上各两层,为半敞开式建筑,是一个集商业服务、餐饮、娱乐、会展服务等多功能组成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建成后相当于一个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
世博轴是世博园区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园区内的其他交通道路都以它为中心,与之相通,连接浦东浦西园区的轨道交通13号线等也将建地下通道与世博轴相连。
世博轴的两侧分布着世博会最重要的四大场馆——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主题馆,未来参观者进入园区后,就可以沿着世博轴和与之相连的地下通道、空中平台前往各展馆参观。世博轴不仅是人流交通的主轴线,更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的主轴线,而世博会后,它也将成为未来上海都市空间景观。
园区内公交线
世博园区内将设置多条公交线路。公交线浦东园区形成大环逆时针方向、小环顺时针方向组织内部交通。浦西园区形成个顺时针方向交通的哑铃型内部公交环路。
公交车站也进行了规划选点,结合展馆布置和场地布局,形成主站与辅站两类。主站平均间距约为400至500米,作为固定停靠公交站点,共计11处。辅站设置于两个主站之间,与主站形成的停靠站点系统平均间距为200至300米。
此外,组织者还考虑提供免费的电瓶车,往来各个展馆接送游客。
园区内人行交通
步行游览,将是世博园区内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因此,世博会专门规划建立网状步行系统串联各个展区。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间隔布置,形成人车分行的交通模式。
园区内人行交通以地面步行为主,人行交通游览系统的组织包括建筑展馆内部、室外活动场地以及联系通道3个部分。由地面和高架平台层的联系通道与建筑展馆内部以及室外活动场地联系。从竖向组织上来看,分成地面与高架平台两个层次,作为在重要交通节点和出入口所形成的人车分流的立体设计,引导人流。核心区结合永久建筑形成人行平台,地下将建立形态简洁明确的公共人行系统。
高架步行流线浦东主要呈III型布局,结合出入口人流,引导南北向设置高架步行系统,同时利用东西向的配套服务设施,规划东西向的高架步行系统;浦西结合出入口设置高架步道,组织南北高架步行系统,在滨江地带结合永久性防洪平台,一体化设计东西向高架步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