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新闻中心 > 厂商动态 > 显示器也要讲“能效”

显示器也要讲“能效”


电脑报 【转载】 2008年10月28日 17:47 评论

    买显示器需要看哪些指标?可能大部分朋友都知道关注尺寸、色彩对比度、亮度、外观等等,一些更懂行的朋友还会去研究面板类型,不过从下月开始,所有的显示器都需要添加一个新的“能效标识”。一项发布于今年4月1日,旨在确定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目标能效限定值、能效等级、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此,“能效标准”将会如同在空调冰箱等家电行业中那样,影响着显示器行业的发展。

    绿色节能浪潮冲击电脑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降低能源消耗、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我国政府也将节能减排列入到国家“十一五”计划之中。节能减排不仅是工业领域的基本政策,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基本政策。在日用家电领域,国家推行的“能效标准”,要求电冰箱、空调、电视机、电磁炉产品必须达到规定要求。市场销售的这些产品必须贴有“能效标识”,以便让人们知道该产品的“能效等级”。比如大家看到的空调和电冰箱都分为5个能效等级。第1级是耗能最低的,第5级是耗能高的,表示在相同的制冷量下,第一级是最省电的。很显然,在价格相同或接近的前提下,大部分消费者一定会选择级别高的产品。

    今天,“能效标准”正在渗透到电脑产业,电脑也要节能。在电源方面,英特尔发起的提高电源使用效率、降低电脑耗电量的CSCI计划正在进行,能源之星(Energy Star)规范已经把80Plus列为标准。

    80Plus是由美国Ecos Consulting负责执行的一项节能奖励项目,旨在鼓励制造商针对需高效电力供应的桌上型计算机与服务器,整合内部电源,它要求电源供应器在20%、50%、100%的负载环境下转换效率达到80%或更高,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目前大量的、通过80Plus认证的电源已经上市。


显示器也要讲“能效”

    80PLUS共分为4个等级,级别越高,电源转换效率更高

    CPU方面,Intel和AMD除了推出CPU动态调速节能措施外,正在不断研发更高能效的CPU。主板方面,以华硕、微星、技嘉为代表的一线品牌早就在节能领域展开较劲了……除了配件厂商,惠普、戴尔、联想等整机厂商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以节能为主题的绿色PC,绿色节能浪潮已经从局部配件拓展到了整个电脑产业。

显示器也要讲“能效”

    三大一线品牌主板展开节能竞技比赛

    显示器历来是电脑的耗电大户,从CRT时代过渡到LCD时代之后,尽管显示器的功耗得到了显著的降低,但和其他配件相比还是很高,因此关于显示器的节能标准是相当重要的。除了国际上通用的能源之星规范,我国也公布并实施了《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这一标准将成为我国在这一产品领域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的技术依据。

显示器也要讲“能效”

    能源之星规范LOGO    
                                                  
    解读“显示器能效标准”

    《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目的是帮助用户选购显示器产品时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引导和帮助用户选择高能效节能产品。该标准规定了计算机显示器的3个能效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的能效等级;二级为推荐性的计算机显示器节能评价指标;三级为计算机显示器提出强制性能效限定值,即最低标准。

显示器
类型 能效等级
 1级 2级 3级
 能源效率(cd/W) 关闭状态能耗(W) 能源效率(cd/W) 关闭状态能耗(W) 能源效率(cd/W) 关闭状态能耗(W)
CRT 0.18 1 0.16 3 0.14 5
LCD 1.05 0.5 0.85 1 0.55 2

    上表中,“关闭状态能耗”很容易理解,厂商实现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而“能源效率”则涉及到显示器亮度的计算方法,这里我们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亮度是指画面的明亮程度,单位是cd(坎德拉)或nit(尼特),1nit=1cd/㎡,人们一般用平方米为单位标称亮度,比如300cd/㎡或300nit。在实际使用中,一台19英寸16:10液晶显示器的实际面积约为0.18㎡,那么如果这台显示器的亮度为200cd/㎡,功耗为30W,我们可以计算出这台显示器的能效值大约为:0.18×200÷30=1.2,达到了1级水平。

    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提高亮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提高LCD面板的光通过率,另一种是增加背景灯光的亮度,即增加灯管数量。而液晶显示器的能耗主要就来自于灯管,如果要进一步减小液晶显示器的能耗,一般就需要尽量减少灯管数量,但节能如果建立在明显降低性能的代价上,就显得有些舍本逐末了,因此提高面板的光通过率成为了面板厂商的重要课题。

    目前,增光膜(简称BEF)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近期3M公司的一项增光膜技术可以使得液晶面板的透光率提高50%左右,也就是说可以在原本需要4根灯管的显示器上减少2根灯管,也能保证显示器的亮度指标基本不受影响。我国台湾友达(AUO)等面板厂商已经开始大批出货采用了3M增光膜技术的面板,而优派、长城等显示器厂商已经陆续发布了基于这种技术的节能显示器,这些显示器的共同特点都是灯管数比其他同规格产品减少1根或2根,能耗比达到1.3或1.4以上,大幅超过国家标准。由于节能是必然趋势,未来更多的厂商会参与进来,更多新技术也会诞生。

显示器也要讲“能效”

    3M增光膜的对比测试

    相比CRT显示器,节能一直是液晶显示器的优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液晶显示器就不需要考虑节能了,早先一些2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功耗达到80W以上,算下来能耗比远远小于1,甚至还有可能低于“国标”的三级水平,由此可见“国标”的实施还是有很显著的现实意义的。

    电脑报小结(http://www.shudoo.com/):“节能”的意义

    或许显示器降低功耗的作用对个人用户来说仅仅是微不足道的电费支出,但是对于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而言,那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假如平均每台显示器能降低10w功率,每天工作10小时,那么每年能够节电36度,相当于减少排放36公斤二氧化碳、减少消耗15公斤煤炭。目前中国台式电脑数量超过6000万台,如果其中一半的用户采用这样的节能显示器,则每年可节约电能达10亿度以上,相当于减少消耗40万吨煤炭用于发电,、减少排放100万吨二氧化碳。此外,一个中型的水力发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也不过1亿多度。因此从各方面看,全民节能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液晶显示器市场,“节能”概念可以成为面板厂商与显示器厂商迈入差异化蓝海市场的契机。今天的液晶显示器已无贵族,几大面板厂商无一不是顶着亏损压力,凭借一次又一次的降价来占据市场,显示器厂商也是如此,之前一直提倡“品牌价值”的三星、华硕、飞利浦等一线厂商也无奈地将旗下大部分产品纳入“白菜价”范围。同质化阴影已经笼罩液晶产业多年,而如今的“能效标识”能否帮助液晶显示器行业摆脱同质化阴影呢?至少在传统的家电行业的经验表明,这一标准是有巨大市场价值的。当然,眼下的经济紧缩导致的持续消费淡季也对市场有不小的影响。不过外部环境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一切事在人为,正如一则谚语中说的,“在熊(危机)面前,不一定非得跑得比熊快,但一定得穿好跑鞋,超过身边的同类(对手)”。今天,新的“节能标识”就是那双跑鞋,余下的就看厂商自己的表现了。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智能穿戴  汽车科技  三菱空调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