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fried Ehrenholz——丹拿的创办者和目前的唯一持有人坚信:喇叭单元是任何一套扬声器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的确,喇叭决定了一个音箱大部分的技术参数。虽然一个音箱的成功是所有环节的综合力量,但是喇叭却是其灵魂所在。它如像歌星的嗓子,有了好的歌喉,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
从柏林IFA展会回来后Peter Larsen一直对Microlab麦博这个中国大陆企业心存疑虑,尽管双方均发现了合作的可能,但是从多媒体到HiFi所经历的并不仅仅是买与卖这么简单,而高端HiFi级别的产品开发离Microlab的企业定位亦有一定距离,如果定制化服务的合作双方没有在价值取向上达到一致,长时间的开发周期将吓退企业客户。
事实上对于亚洲市场Peter Larsen并不陌生,印度、香港、台湾,一年中他总要飞抵东半球四、五次与既定客户沟通。2003年底,Peter Larsen顺道拜访了中国深圳的Microlab。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个中国大陆客户仍旧惦记着那个合作约定,他们甚至拿出了一款研究已久的著名产品作自己的benchmark以为参照。
“你要帮我实现一个HiFi产品的梦想,我要做出中国最优秀的声学曲线。”见到Peter Larsen时,张琪开门见山的说道。而这就是后来Microlab pure10产品的设计初衷。
对声学领域认识很深的人都知道,要把一个声音,一只音箱做好,核心单元是她的单体喇叭,第二要素是喇叭和箱体的配合,第三要素是放大器。张琪开诚布公的对Peter Larsen说,以我个人的教育背景,在电路放大器方面,我们有不错的基础,在声学方面我们也有鉴别能力,但是如何实现高质量的音质是我们传统电声设计师所欠缺的。
没有在设计思路上的任何争论,没有在合作细节方面的讨价还价,在中国现有制造水平、规格、及物料供给实际情况下,设计并量产一款由多媒体音箱生产企业可以制造的真正HiFi级别音箱。Peter Larsen向张琪表示,一年以内应该可以完成目标。但事实是他用了整整三年时间。
“中国目前最好的音响 Pure10三年成‘器’”
“定义一款中国目前最好的音响,这是我们整体规划中的一步。”张琪后来回忆时说道:“这么一个原本想来很简单的东西,一设计就是三年,原本计划一年就能完成,而反复的改动,双方对生产设计要求的磨合,从欧洲到中国的物料差异,到实际生产化指导,麦博的研发环节在这三年中经历了涅槃与重生。”
Pure10在研发时曾三易其稿,研发难度相当之大,甚至在途中还曾考虑过放弃,不过麦博和Peter Larsen最终坚持了下来,对于这款产品,研发团队认为它的声音属于欧洲特点,即非常的纯净,所以麦博以pure——纯这个名字来命名这款产品。
Pure10的低音材质为低碳T铁,低碳T铁导磁率高,能够得到更好的低音质量和下潜度,是很好的喇叭用材,它的缺点是材质很软,在设计和应用上难度极高。Peter Larsen历时半年,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试验,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Pure10的高音频率f0为800Hz,分频点达到2.2KHZ,同时能承受50瓦内的较大功率,这组简单数据后面代表着汗水与辛劳。音箱的低音能够承受的功率较大,高音则较小,所以分频点越高越好。分频点在3KHZ左右,高音承受较少功率,在材质选用上比较轻松,但高音的表现力就会大减,对于追求人声等中高音表现的书架箱来说是一种缺失!
麦博的设计要求是让音乐的表现集中在高音上,因此高音需要承受较大的功率,对设计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Peter Larsen被欧洲业界誉为“高音王”,但他仍然为Pure10的高音研发付出了艰巨的努力!。
振膜是音箱发声的关键,pure10从设计最终进入车间生产前,麦博先后试用了三种高音膜片,其中包括台湾一家工厂和著名的挪威Seals工厂的膜片,但其发声效果都不能令人满意。最后,选择了世界顶尖膜片厂商德国Kurt Muller的膜片。Pure10的箱体在箱体边缘全部采用R角设计,可有效消除箱体的声音衍射。
对于一个多媒体音箱厂商,耗费巨资打造HiFi音响,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而跨越了声学、机械、电子等知识领域的音响制造体现了麦博在技术领域的追求。
“把声音做出来不难,但是把声音做好就比较难,而把声音做好又低成本就更难了”。张琪认为Pure10的研发体现了麦博对声音的追求和认识到了一定高度,将中国HiFi音响制造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