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攀升并逐步成为主力能源,其波动性、间歇性特征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严峻考验。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实现清洁能源大基地“规-建-维-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全方位保障光伏储能的质量可靠性、运维安全性和效能稳定性,是行业当下关注的重点问题。央视网系列纪录片第二集《碳路未来》聚焦能源央企科技创新,全景呈现能源央企携手华为在“度电必争”之路上的科技创新与硬核实践。
水风光一体化新能源基地,优势互补造就百方工瓦时级绿色发电
四川省甘孜州位于海拔四千米以上的扎拉托桑雪山之巅,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依山而建。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正处于雅砻江流域,本地的光伏发电呈现冬春季出力大、夏秋季出力小的季节性特点,与水力发电形成天然年内互补。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建设的每一步不仅需要提前做好缜密规划,更要借助科技智慧力量完成这一项目工程。
2023年,雅砻江公司与华为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基于华为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从规划建设、维护到运营,为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例如,在规划建设方面,设计人员可使用无人机实景建模,获取可视化3D模型,用以弥补偏远地区数据资源积累少的现状。
无人机正在进行实景建模
在维护方面,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总体规划面积1600万平方米,单靠人力难以快速支撑起200多万块光伏组件的维检重任。与华为合作后,工作人员可以运用华为智能IV诊断与无人机AI图像识别技术联动,提高定位组件及故障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此外,雅砻江公司与华为首创的智能运维驾驶舱系统,更是给日常繁重的运维工作增添了“益智游戏”的趣味。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只需在数字孪生的地图上动动手指,就能轻松“排兵布阵”,智能导航大幅缩短了运维人员靠走路寻找故障设备的距离,使故障设备定位时间减少30%以上。
智能运维驾驶舱系统
在运营方面,雅砻江公司依托华为数年来在实践中积累的数百种技术指标,构建了电站发电效率评估系统,帮助工作人员清晰、快速地理清影响发电量的瓶颈点,以便对症下药,提升发电效率。
在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助力下,柯拉一期光伏电站项目工程的“规-建-维-营”全流程效率明显加快。雅砻江公司携手华为,为新能源电站注入源源不断的“AI动力”。
智能组串式储能电站,安全、高效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
清洁、可再生性强的光伏发电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但光伏发电依赖于光照条件。为了能够更好地留住光伏电量,则需要为电站配备智能储能设备。
在湖北中广核储能电站,华为数字能源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正发挥着关键作用。相比于集中式储能变流器,智能组串式储能变流器拥有极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每个电池簇都配有独立小型变流器,即使某个储能变流器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其它“同伴”正常工作,确保储能设备不间断充放电。方案投用后,湖北中广核储能电站的充放电量增长了15%,系统效能得到显著优化。此外,得益于华为在大数据与模型算法上的优势,工作人员可以精准采集并识别电芯在充放电过程的曲线波动,实现对电池热失控的早期预警,大大增强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智能组串式储能柜
湖北中广核储能电站作为中国广核集团首个储能领域的科技创新示范项目,携手华为数字能源进一步完善区域电网构架,真正做到了“更高放电、更优投资、极简运维、安全可靠”,为后续共享式储能的探索与发展打开了广阔的新局面。
构网型储能筑牢电网稳定防线,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新疆三塘湖是全国风光资源最好、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是疆电外送的中央枢纽和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火打捆外送基地。而风力发电受限于风速影响,光伏发电则受天气影响,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征,会给新能源电力接入电网带来挑战。虽然可以通过配备储能系统来平衡和调节电力供应,但现存的大量新能源装备不具备主动支撑能力,会极大降低电网的暂态抗扰能力,对电网安全产生风险。
传统的跟网型储能完全依靠电网运行,一旦电网出现故障,就会出现瞬间大面积停电的情况。在新疆三塘湖,华润电力携手华为数字能源落地了先进的构网型储能,可以主动支撑电压、频率稳定,同时支持并网与离网运行,无惧突发状况。在新疆三塘湖构网型储能项目中,为了达到3倍10秒的过载能力,超配PCS,保障在电力系统扰动时瞬间支撑,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如今,当地的新能源电力在电网中的占比已从原来的40%攀升至60%,清洁能源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PCS(智能储能控制器)
随着全球进入新能源时代,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华为构网型储能技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用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点亮了清洁能源的璀璨未来。
从流域高原的柯拉光伏电站,到长江之畔的中广核储能电站,再到戈壁明珠的构网型储能工程,能源央企携手华为,以创新科技为笔墨,在光伏产业发展的版图上书写着“度电必争”的创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