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消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的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了一个重要里程碑。日前,该计划中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完成制造,并已交付运往位于法国的ITER项目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工作已全部顺利完成。
此次交付的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共有9套,每套由直径16米、高度3米的半环结构组成,整个部件的制造过程历时近6年。形象地说,聚变堆磁体可以被视为ITER装置的“大骨架”,而磁体馈线则如同贯穿其中的“血管”。磁体馈线系统负责为聚变堆磁体传输能量和冷却介质,同时提供控制信号反馈。在故障状态下,它还充当磁体储能的泄放通道,确保磁体能量能够及时且安全地释放。因此,磁体馈线系统堪称“人造太阳”的“生命线”,而此次交付的超大部件则相当于连接心脏的关键“血管”。
据了解,ITER项目是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方共同参与建设的世界最大“人造太阳”项目。该项目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也是人类探索清洁能源的重要一步。在这一项目中,我国承担了大约9%的任务份额。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人造太阳”关键部件在合肥完成制造并交付https://news.zol.com.cn/973/973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