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我在开CA World的同时,
在美国的事情没有因此而定,更大的计划在我心中形成,我要去纽约,我又要去CA总部拍照,我要去IBM总部拍照!凭我自己的能力?能够吗?我做到了。这全靠我在IBM总部工作的朋友管忠的帮助,
谁要是不了解IBM公司的全部,谁就没有资格评论20世纪的计算机工业,这是记者7月底到IBM总部参观后,心中发出的由衷赞叹。然而重要的收获和惊喜是,记者在总部拍摄到了IBM公司产品历史上的一座座“丰碑”,并且见到了6年前认识的对两年前在明尼阿波利斯IBM罗彻斯特工厂见到的William M. Zeifler,他那“变中找机会”的思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纽约的北方约
感谢主管亚洲记者的公关代表
Zeiffier灰白色的头发,面带微笑,他的英俊和风度是美国知识分子少有的。以下是我与他的对话。
问:
你认为DB2最大的竞争对手是IBM的名字,还是Oracle?
答:Oracle公司是IBM DB2产品的强力竞争对手。但是有一个变化是我们的机会,那就是Oracle公司已从一个纯粹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公司变成了兼有ERP应用软件的公司,这样使原来在其数据库产品平台上的应用软件开发商“背叛”了Oracle,从而使DB2得到了原Oracle数据库的开发队伍,这种关系的转变使NT与DB2结合起来的增长3倍于整个行业的增长。
问:你认为对于Tivoli来说CA的Unicenter TNG和HP的OpenViwe哪一个是更强的竞争对手?
答:Tivoli是目前IBM软件部门最有前途的产品,今年以来,德国银行、美国军方都大批量购买,美国军方一次购买了价值4500万美元的Tivoli产品管理成千上万的网络系统设备。在当前电子商务时代,从两年前IBM购买Tivoli,它的营业额从7000万美元成长到了15亿美元,它的成长速度两倍于Unicenter TNG。当然,我们软件部门的Domino、OS/400等操作系统和中间件等也都增长很快,否则我们二季度的利润不会增长59%,这一切都得益于电子商务变革中找到的机会。
问:去年微软公司营业额首次超过IBM公司的软件营业额,你认为还有希望赶上吗?
答:微软公司的发展机会得益于主机时代向Client/Server时代的变革。在未来5年谁知道还
会发生什么变革,谁要当第一要看其在5年内的变革中是否能抓住机会。
问:IBM公司的软件开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是多少?我认为IBM的软件开发投入已经足够,而销售、市场投入似乎不足,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答:IBM软件部门的科研投入分为操作系统(例如OS/400)、中间件以及应用软件。的确,我认为软件销售投入特别重要。因为竞争局势在变化,客户的需求也在变化,而前面说过变化就是机会,去年我们6300人的销售队伍又增加了1000人,今年我们还会增加10%的人力资源。
问:IBM软件产品以分销为主还是以直销为主?
答:一般来说我们为大客户做直销,当然还有成千上万的Web集成商。但是我说过传统的到最终用户的销售方式正变成从IBM到最终用户手中需经过,服务商、OEM、应用软件供应商。他们的努力和与他们的合作给IBM软件产品发展无限的机会。
问:Monterey操作系统的特点及未来发展如何?如果把它视为第二个Unix,它是否会成功?
答:Monterey计划将推出一个可跨越IBM Power体系结构(用于RS/6000)、IntelIA-32体系结构(如今的Pentium系列处理器)以及英特尔未来的IA-64体系结构(Merced、McKinley)独立的Unix产品线。最初的两个工具目前已存在于IBM RS/6000的AIX操作环境和目前基于英特尔、SCO、Sequent三家厂商的技术资源中,Monterey将陆续推出一系列产品,形成完整的产品线,以符合在由OpenGroup制定的Unix98标准中所规定的Unix性能要求,比如通用的核心技术(如TCP/IP工具、部件驱动技术)、通用的子系统(如Java、目录服务和打印子系统)、通用的中间件及系统管理技术。
此外,基于IBM Power和Intel IA-32体系结构的Monterey计划也是对现有产品的升级。在IA-64体系结构中,AIX将全面整合目前只用于RS/6000系统的SCO及Sequent技术。这项开发工作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我们希望当2000年下半年IA-64体系结构正式推出时,能够适时推出基于IA-64的Monterey产品。目前IA-64体系结构还只能构架于Intel Merced的模拟系统之上。因此,在Merced真正问世之前,我们的源代码在PowerPC和IA-64两种平台上进行。此外,我们的源代码在PowerPC和IA-64两种平台上大部分是通用的,因此,目前我们基于RS/6000平台所实现的所有升级功能,将来在IA-64体系上也会同样适用。
我们承诺将通过OEM、商业合作伙伴以及ISV等渠道来共同实现Monterey计划,我们确信Monterey一定会成为未来最前卫的Unix平台。
问:最近有传言说IBM会收购Informix公司,从你的角度来看如何评论这件事情的可能性?
答:IBM公司对于传言不会给予评论。眼看约定采访的时间就要到了,我抓紧时间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问:Zeifler你认为我刚说的问题怎么样?
答:你的问题非常好,都是我们现在正在思考的或准备做的。
采访完之后,我要求与他合影,Zeifler愉快地邀请我去他典雅的办公室合影。
采访完Zeifler之后,精彩的节目还在后头,我在Somers的四栋三角楼里看到了IBM 370计算机,对于现代大型机来说,它即使算不上“恐龙”我看也差不多,那密密的黄色的、几乎和电线一样精细的布线在现代人看来几乎是笑话,当然这一切都溶化到CMOS芯片中去了,我激动地按下了快门。
从IBM Somers 138号公路出口转向684号州际公路,我们穿梭在蓝天下和绿色丛中,向南
这叫什么办公楼,简直就是一个IBM公司历史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计算机硬件工业史的纪念“碑林”。在这里,我看到了从上个世纪的手动计算机、到本世纪初的机械计算机,以及IBM公司早期生产的铰肉机、咖啡机、打字机,还有计算机发展历史上大型机的代表作品。
是我所要的,我惊叫起来,我们的读者真有福气;我激动地按下了快门。
按着我们又去IBM客户服务中心,白天鹅围绕的白色大楼里我又见到了另一座博物馆,我拍摄到了IBM公司20年代为客户送货的“老爷车”。
在这一切的一切见闻中,仿佛回应了本文的主题,变是永恒的,抓住任何变化的机会的道理也是永恒的。本世纪世界的改变给IBM带来了从用老爷车送铰肉机,到拥有近900亿美元年营业额的、本世纪任何公司也无法替代的超级计算机公司的变化。读完本文,留给读者的问题是,你要在今后的变中抓住什么?
我拍了那么多可贵的照片,还见到了从1993年我就开始崇拜的“007”William M.Zeifler(当年我与他的合影连同照相机一起丢了)。
132
回国后,我把在美国的感受写成《差距拉大——IT应用现状的牢骚》。上网爽透了,上网速度快得没有等待的感觉。电子商务做得红火极了,红火得连“财富500强”都生怕自己落后。在美国有了这些感觉之后,剩下的感想就是中国与美国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差距在拉大。
不想再讨论什么人家是光纤、光缆上网速度没个不快,不想再说电子商务由于没有支付系统所以进展不下去,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即使是又怎么样?就算是国营大中型企业都上网了,都电子商务了,那中国与国营大中型企业规模相当的乡镇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还没开始呢,甚至从观念上还没有开始呢,急不急人!
再急也不顶用,再急眼下也要从头做起。别做什么门户网站了,在中国1—3个门户网站足矣,谁没事总看信息,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并不是信息饥渴时代。有了信息干什么,有了信息要根据信息去做事,总是查询有什么用,是要用查出来的信息去做商务。
做终极网站吧,做些有用的网站吧,看看什么e-Bay,看看什么亚马逊,人家的网站是要做事,凡是进入网站查询的顾客是要买东西。没有支付系统,做做在线交易离线支付怎么样?
要做新闻,要当中国的Yahoo,可以,别做报摘网站了,总“吃”别人剩下的没法儿不冒“泡沫”。中国的Internet泡沫就是这么来的。
不说“泡沫”了,说些实用的技术吧。国内外炒Linux,国内外炒ASDL,国内外说Java……好多年了,3—4年了吧,国内企业或者商业用户谁是这些技术应用的典型呢,没听说过。
这怪谁呢?都怪市场用户接受得慢,才使中国和美国IT技术应用差距这么大。才不呢,美国的Linux应用、ASDL应用、Java等应用也不过尔,如果真是这样,本文标题不止是在说中国和美国IT应用差距在拉大,而是本身技术和应用的实际时间距离在拉大。
有没有缩小中国和美国IT应用距离的办法?有没有缩小IT技术与应用的时间距离的办法?当然有,看看下面的例子。
56K调制解调器从问世到普及不过2—3年的时间,中文应用软件在中国PC桌面系统的成功,不过2—3年的时间(不算科研成果,只算商品化产品普及)。这两个例子当然有它们的特殊性,一个是市场需要,另一个是中国市场桌面就要中文应用软件,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市场急需的技术产品,一下子就缩短了中国与美国IT技术市场应用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中文应用软件技术与市场的时间距离。从这两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做用户急需的技术会缩短中国与美国IT技术应用的差距。
美国再先进,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仅仅他自己电子商务超前了还不行,没人和他同步,国际性业务的电子商务也无法进行。
说了半天别总“崇洋媚外”了,难道中国就没有IT技术应用把美国甩到后面去的事吗?当然有。
瞧,美国人的手机怎么那么土?普及面也没咱中国人广,10年前到美国还觉得美国电话方便,到处都是,可现在中国做事儿的人,人手一部。随时就可以通电话,比美国人还方便。现在出国到美国手机不能用,租手机又不方便,真觉得美国通信不如中国方便,这不是中美IT应用的差距拉大了吗?
再进书店看看,想买个《花木兰》的VCD,别逗了,美国人根本没有什么VCD,要买就买磁带吧,一瞧制式还不对。中国人看VCD,美国人还在看磁带,这难道不是中国和美国IT技术应用差距在拉大吗?别总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了。想想这些,心里也算平衡了点。
差距拉大是事实,正视差距,找到缩小差距的办法是眼下要做的。不然只写出来没什么大劲儿。
此时,各人网站、企业网站从兴起到产生了许多问题和误区,我们报的《焦点》都做了专题报道。专题报道中发现了许多企业网站更新慢,甚至不如个人网站等等问题。在此期间,各种网上购物的评论炒得很热,甚至有许多外商风险投资也开始介入。就这些问题我发表了《永失触觉——网上购物只能作为购物的补充》告诫厂商和用户:网上购物好哇,点几下鼠标。想要的东西就出现在屏幕上,再输入个账号(如果你是美国人并且有账号的话),过一会儿(或者过几小时)不出家门儿就完成了网上购物了。瞧,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
人们决不会答应自己的触觉永失,而日益火红的Internet给你的一切都是没有触觉感的,这个问题必须澄清,否则发展网上购物,任何的“e”(现在几乎每个厂商都想创造出来什么“e”之类的概念)会是盲目的、过激的。如果承认了Internet是没有触觉的(现在必须承认)可以认为网上购物只能作为生活中购物的一处补充。
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物品、什么样的人适合在网上购物都是有必然性的。当然,首先是要标准化的商品,包括企业要买的物品、企业与企业之间要交易的物品必须是标准化的,可这种标准又是在不断变动的,否则这种固定的标准化的商品就不会有什么升级换代的可能,社会也就不再有什么进步的可能。也就是说网上购物的标准化商品只是暂的,过一段时间,顾客还是要去接触(眼看、手摸)新的标准化商品。
不喜欢逛商店的人,特别是男人适合在网上购物。世界各国的男人都是一样,不喜欢逛商店。那么喜欢逛商店的人肯定不喜欢在网上购物,还有许多人在买东西的时候犹豫不决,买了又退,退了再换(这种人还不少)的人也不喜欢在网上购物。这么说网上购物似乎是为男人们准备的了,有点像。还有像夏奈尔5号香水之类的标准化名牌商品,女性也不妨在网上试试,不过再出了夏奈尔8号女人们也想试试就要去商店了,因为无论如何Internet是不会把夏奈尔任何标号的香水味道传给你的。
有人肯定不同意,说什么现在有什么虚拟现实技术,会把什么东西的三维都显现给你,即使你是女人,在网上试穿衣服也可以,把你的体重、身高、腰围等等都输入进网,一会儿就可以看到你穿新衣服的样子了。可谁愿意把自己私人不可再私人的体重、腰围等参数暴露上网呢?除非是模特儿,或者是自认为自己是标准身材的人,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少得不能再少。
再说虚拟现实技术把商品三维显现给你,你还是没有触觉,女人们感觉不到服装的面料、质地、手感。男人又怎么样?男人在网上买汽车,再好的虚拟现实也不能使人感触到要买的汽车的刹车感觉好不好,不过尽管这样还是有人愿意在网上购买汽车。
不过,企业可不一样,要订钢材,如果全世界、全中国的钢材型号都一样,在网上订购当然好办。
对于计算机类需要服务的产品,不适合在网上采购,即使是通过网上采购,也一定有人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培训、安装、调试;即使是网上能够提供自助服务,那也要考虑到客户关系的巩固。有一种感觉似乎越来越强烈,那就是,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使社会所有的节奏加快,厂商和客户的接触频率也相应应该加快。
网上购物本是为了省事儿、省时间,如果都网上购物了,送货、送了货后不满意再退货、再购货的时间就都浪费了,那就没什么意义了。
购物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生活乐趣,也是感觉世界的一种方式,如果网上购物失去了这些,网上购物的发展肯定是有限度的。
说到底网上购物永远不会全部地替代现实购物,那么关于网上购物的宣传,关于发展网上购物的软、硬件、网络设备市场前景的估算可要悠着点。
133
《批发未来——互联网相关业务第二轮融资开始》告诫投资商做选择:突然间,我们发现中国互联网第二轮融资开始了。原因是亚洲金融风暴似乎已经过去,美国降低利率2个百分点以后,外汇风险资金开始投入中国,而风险投资和融资企业的本质比任何时候都清晰地显现出是在购买、批发互联网相关的未来。
我们现在好像已经生活在一个什么都过剩的时代。衣、食、住、行、信息,甚至连黄金都过剩的时代,我们还缺什么?还能卖得出去什么?我们惟独缺少的是时间,我们还能卖出什么?是Internet,Internet正是这样的能够给于未来价值的财富载体。
其实批发、购买未来早在本世纪中叶就有先例,如做期货市场。期货的保险系数当然非常大,非常大的保险系数的投资叫期货,而没有保险系数或者很小保险系数的投资叫风险投资。既然叫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要购买、批发未来,那就要看看Internet有没有未来。
有专家认为,投入传统产业的股民们不仅要看所投资未来企业的营收,而且要看利润,重要的是利润高才投入。而对Internet投入的风险投资和股民们不管那一套,他们只看市值。什么是Internet的市值?我们能估算的是Internet市值=未来网上交易量×未来网上的广告量,这当中肯定有泡沫,这种风险就在于未来是否能将泡沫挤掉。
做门户网站,这好像是Internet未来之一,做终极网站又好像是更重要的Internet未来之一,一时间好像传统的企业什么都不是了,甚至连传统的PC硬件、软件企业的未来也自叹不如了,一时间PC硬件、软件、网络公司都要去学什么亚马逊、eBay或者非要再成立个什么之类的公司,否则就没有未来了,真的是这样吗?一时间所有风险投资公司都要找到中国的门户网站、终级网站来投资,否则就没有未来,真是这样吗?
8月中旬,Sybase(北京)公司总经理江永清提出“我就是门户”的概念,这个概念旨在拯救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网站,Sybase认为,所有的企业网站都应该对外是门户,对内可以是管理、查询、日常业务的公用平台,甚至认为,每个在内部网的员工都应该把关乎于自己的业务集成到自己的浏览器页面上做成一个自己的门户。的确,企业网站已经走过了3—4年静态页面状态,有些企业开始进入动态页面状态,的确几乎目前在内部网上办公的员工要做几件事件就要进入几个界面。那么根据Sybase公司的概念,把企业网站做成企业门户,企业的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要进入企业门户去做自己的工作,达到自己的目的,几乎还没有开始,当然,做员工自己的门户业务也没有开始,这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Internet应用的未来,一时间,我们也发现,不仅仅是出来的“亚马逊”、“eBay”之类的企业才有Internet未来。
当然,谁来做企业门户,谁来为每个需要做自己门户的来做门户,是Sybase公司吗?Sybase公司说自己有做门户的全部工具和能力,那么就应该拿出Sybase公司为自己企业、自己员工做的门户来看看,这也许就是目前软件公司或者叫什么专业门户建设公司的Internet未来。如果这个未来成立,这个未来前途无限,且无论多少泡沫,门户建设公司是值得投入的。
当然说做企业门户有未来不等于说其他相关Internet业务的终级网站没有未来,到底这些网站、Internet相关业务有没有未来,就看它们是否能够补充现有交易的不足,如果一个网站上的交易比传统交易费时、费事儿,且慢,那就不能看它是不是Internet,是不是时髦,所有用户、投资商是十分现实的。
回到第二轮风险投资的主题上去,可以看出,手中有风险资金的企业、个人可能比需要风险投资的企业和个人还着急。因为他们惟一的生意就是希望以最快的速度使钱生出比银行利率更多的钱。这对于需要风险投资的IT企业暂时是件好事儿,未来是个压力。真正的压力就在于目前还没有看到第一轮风险投入的典型效果。
愿第二轮风险投资、融资出现批发成功未来的奇迹。
我总觉得当时的气氛有点像网络“大跃进”,后果肯定不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辉煌。但愿我的感觉是错误的。
很快我放弃了自己的感觉投入到现实的新闻中去了。我在
在采访中发现,和两年半以前的Office 97中文版相比,似乎Office 2000中文版推起来要快得多,据Office 2000产品经理罗川8月下旬介绍说,仅“8848”零售市场已试销出了700多套,何况还有上万套购买企业版的用户呢。当然,什么关于Office 2000中文版增加了语法核对、检查功能等3000多项功能等等原因不说了,主要的原因是Office 2000中文版的价格接受了用户的意思,将专业版、企业版、普通版最初建议的市场价平均下调了50%,对于微软(中国)公司的这一姿态市场立即做出了反映,这说明中国软件的价格在市场作用上几乎是第一的位置。
对于微软(中国)公司Office 2000中文版降价的态度,金山公司董事长求伯君有何评论呢?他认为,软件市场竞争“价格战”已经开始,Office 2000中文版降价对用户是件好事,而微软本身能降价说明微软公司已经感到自己产品价格的压力。那么WPS 2000面对对手降价是否也有降价措施呢,暂时没有,求伯军说。
对于WPS 2000个人版零售价98元的价格,微软(中国)公司不是没有反映的,据罗川介绍,在今年11月份,微软(中国)公司将要推出Works2000来应战98元的WPS 2000个人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WPS 2000比Office 2000中文版抢先发布4个月。自
在中国软件市场上,比WPS 2000、Office 2000中文版市场批量更大的是中国自己产的杀毒软件,无论是KV300,还是瑞星世纪版今年都号称销售出50万套以上,尤其是瑞星世纪版的市场攻势使中国市场的所有软件厂商为之震惊,连大奖带广告费用占了总营业额的近一半,有专家认为这样的魄力该让外商跟中国厂商学习学习了。
当然有人不同意这样的投入,比如说金山公司认为软件的营业额和广告宣传的投入最好在25%左右,否则保证不了技术服务、培训等项投资。
Office 2000中文版的公关和广告投入与技术培训、服务的投入比例则在3:2,也就是说宣传费用要大于技术服务、培训的费用。无论是微软还是金山公司他们都认为瑞星杀毒软件产品性质不同,升级周期不同或者说应用环境不同(杀毒软件基本没有盗版市场),所以广告、公关宣传费用所占的比例当然也不同。
据了解,国内市场软件产品基本不是直销的,几乎全部通过代理销售。疯狂之夜,微软(中国)公司请来了1000名代理商,当然包括了连邦软件,据连邦主管市场的负责人说,我们从8月中旬就开始备Office 2000的货。中国软件的科研开发就不用说了,哪家力量都很强,软件市场的宣传大家也都看得见,只是服务上相差太多,比方说同样价格的杀毒软件,瑞星公司就可以免费换盘(假如盘有问题)、免费升级,类似产品如果没有这样的服务,我们推起来也没劲儿了。
由此可见要把代理商的劲儿真鼓起来,厂商对用户、对代理商的支持都是十分重要的,否则等于砸自己产品牌子。
中国PC硬件市场自有品牌和进口品牌在价格、市场占有率上已有明朗的格局,价格战还在继续,低价PC还在挤国外名牌机,将国外名牌机向高档机、服务上挤。而中国软件市场(除游戏软件外),在桌面通用软件、杀毒软件、手写汉字系统、后台软件、工具软件等等品种上格局也十分明朗。有这明朗的局势,加上疯狂夜之后给市场留下的是价格、宣传力度、服务的启示后还有什么呢?想通了,也做到了只有胜利。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当时市场上几个典型产品的价格渠道的基本情况。我采写出来之后就去了张家界,28日从张家界回北京,一下飞机是18:10分,我急忙赶去看看“疯狂夜”是什么样子,作记者的可不能去都不去就写,用了“疯狂夜”这个词也应该去现场看看。我坐飞机喜欢穿休闲装,那天我的衣着休闲得不能再休闲了,穿着背带短裤、凉鞋,到了北京“NASA”迪厅里转了一圈,还好大家都不正式。微软(中国)的人一见我这副样子还以为我故意这样,很高兴,一听我从飞机场赶到“NASA”迪厅就感动得不得了,孰不知这全是因为要实现我的职业道德。
134
Cisco与IBM公司20亿美元战略联盟的宣布,使沉默的8月市场炸开了锅。这个事件决不是孤立的,这是继
不难发现,连续3次合作协议的签署都与硬件业有关,并且都与硬件技术有关,还都与专利技术有关。Dell与IBM的合作旨在“广告的专利技术交叉许可”;宏公司与IBM公司的合作“双方将就关键零部件进行相互采购外,宏将从IBM采购硬盘驱动器、网络硬件并获得显示技术”;Cisco公司与IBM公司此次合作,尽管没有透露“购买特殊领域技术”的细节,但有消息说购买的专利技术不少于200项。网络专家认为一定会包括IBM公司的多层服务交换协议和Prizma专用芯片等IBM网络的核心技术。
为什么这些合作都与硬件有关?这还看不出来,IBM不玩硬件了,IBM正在努力从一个硬件公司的形象转变成一个技术服务型的公司。尽管在3年以前IBM公司硬件业务在总营业额中开始下降到一半以下,尽管1997年IBM公司的硬件业务只占总营业额的46%,但是IBM公司的大中小机、工作站、PC机的名气仍然大于其技术与服务的名气。做硬件多累呀,利润又薄。技术多高尚呀,服务多踏实呀,瞧AT&T,每年不用为找客户着急。
据悉,IBM公司的整个科研投入竟然多于美国国家宇航局,IBM公司在1998年的专利多达2500多项,不仅成为IT业的第一把交椅,且为世界各行业的技术先锋。这些专利有多少转化成商品呢?有人猜测不到一半,不卖白不卖。当然,卖要看怎么卖法,卖许可也是一种卖,看看“耐克”卖许可挣的钱比卖实物还挣得多。如果把多层服务交换协议许可卖出去,说不定比自己卖产品还挣得多。
IBM公司将慢慢不再生产路由器了,IBM公司网络部门的人对此都感到不平衡,凭什么不生产路由器?凭什么把大群的用户让给过去的竞争对手?问题答案不是简单的,可又是那么明明白白的,卖路由器挣钱还是做系统集成挣钱?要说卖路由器,过去IBM公司还真卖不过具有121亿美元年营业额以路由器起家的Cisco公司;可做系统集成就不同了,IBM(中国)公司就有800人的系统集成队伍。IBM公司成了Cisco公司的金牌代理了,看代理的地位有多高,高得连业界“老大”都当上了,由此看来IT业的重心要转向技术与服务了。这倒有点像现代社会,第三产业队伍最庞大、最挣钱,IT业也是同样。
从Cisco公司的角度来看,在专业网络公司中Cisco公司已遥遥领先,参与到与北方电讯、朗讯等电信第一阵营的竞争中去了,且比北方电讯、朗讯等这些公司有数据通信的“先天优势”,可以说Cisco公司如日中天,但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网络硬件价格战还没有开始。
前面说过IBM与3家公司结成技术、OEM、服务等方面的联盟外,还将自己的物理网卖给过AT&T,这说明IBM公司无心进入网络运营业,这点也给IT业划出了自己的分水岭,那就是不要轻易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阵地去与对手竞争,也就是说IBM认为自己最善长的是技术与服务。当然,IBM公司的技术领先已无可争议,但要叫响服务第一(事实上IBM公司的服务早已开始)还需时间。
前面说过,IBM公司与其他公司的联盟都在硬件、技术、OEM、服务上,并没有听说过IBM公司软件部门与其他公司的“什么联盟”,目前可以肯定IBM公司会抓住软件不放,那么中国IT业更应该抓住软件不放。
发表此篇文章之前我曾写出《跨跃》,都已经上版了,我立即撤了下来,赶出《蜕变》。
这是一个方案的世界,这是一个较量方案的世界,这是
谁生产什么品牌的硬件、软件、网络产品、开发工具都不重要了。就像当年PC中的电源、机箱、硬盘的型号和牌子一样对于用户都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是什么方案,这是不是某个用户要的什么方案。瞧,IBM(中国)弧型的展台上就有19项方案。从加油站管理系统一直到中国金药E-TIDE商务网通方案。这也难怪,谁让IBM提出了电子商务概念,他不干谁干。他干,他还和国内公司一起干,在他的展台上还有联想、长城的方案。什么深思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商务系统,用的是RS/
方案和方案不同怎么较量?康柏中国展台上有12个方案,几乎都是硬件平台切入的方案,有个叫DISA体系结构是干什么的,原来是分布式Internet服务器陈列的缩写。它把整个Internet硬件方案分成Web浏览器、IP流量负载均衡器、Web应用服务器、集群数据资源存贮中的四层结构,这四层结构分别从四个方面完成Non-Stop(永不停止)的电子商务。这边还有NT、Scounix、NetWare 5.0的Non-Stop方案。
中软赛博公司的e-Trade有电子政务系统,别以为电子政务只是在网上发布信息,那是初期阶段,现在还有交互式数据和信息交换,别,那安全性怎么办?Notes的七层安全体系保障了系统的安全,第二阶段还没完,还有第三种类是应用和业务流程的集成。它使老百姓通过Internet触发政府的办公工作流,并设有网上投诉、建议箱等;还可以把政府之间的应用连接起来。
最重要的是观众看到了一个等式:电子商务的成功=30%IT成功+70%商务模式的成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固定的商务模式,即没有平台可建立电子商务。于是e-Trade标准版给出商品选择、支付手段结算、送货,安全(包括认证)的标准版。
说到电子认证,有人不按着较量方案的“打法”,上捷科技开发公司在此展览会上展出一个小白盒子,这个叫PC/SC的键盘智慧卡读机与键盘串接(不需外加电源供应),键盘就立刻变成和主机系统相连的电子商务认证系统。市场用量大得不可想象,只可惜现在太贵,要价300元。
扫描仪算什么方案,噍,柯达展台上那个“老外”正在拿一张破糖纸往扫描仪里塞,还真扫出来了,再揉张纸往扫描仪里塞又扫出来了,和各种OA系统在一起,这叫什么文档方案。
电子商务各种方案带动了卡的用量,现在人们口袋里就有各种连自己都快弄不清楚用途的卡。清华同方展台上的一卡通可以取钱,当存折、饭票用,交学费、娱乐、买书……另看“一卡通”3个字,要整个校园有庞大的电子商务网络支持才能行得通,据介绍,“一卡通”马上就要发给学生们使用了。
提起“一卡通”未免使人想起现在社会上一说电子商务就拿网上购物来说事儿,内行们会说,废话,电子商务不仅仅是网上购物,网上购物只是电子商务小小的部分。这就对了,这个概念如果有误,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要用10倍的财力、物力才可能纠正过来。如果上面说的是废话,干嘛一提电子商务就拿e-Buy来说事儿;如果上述是废话干嘛一提电子商务的例子就要说亚马逊书店;如果是废话,干嘛现在要建的网站都与卖东西有关……莫把电子商务当作电子购物,这也是E-Commerce Expo′99的一个“驳乱反正”吧。
又来了,新加坡的一网乾坤来召连销店来了,是亚洲最大的综合连销网,这与电子商务有关吗?有,但不是电子商务的全部。
SUN、微软、SGI等国际性的大公司以合作伙伴应用实例切入方案较量,电子商务的口号把当年的计算机应用带入了方案世界、方案的较量。我只是想借此机会发表一下对电子商务的看法,没想到从中我获得了不少信息。
135
提起《商界》,我一定要说我们报的行业、地区、产品类型的调查结果,这对于20世纪IT市场是很重要的数据和信息。
由于我们的发行数据库分类细致,我们可以对任何行业进行单独调查。我们的《商界》首先在1999年3月对电信这个被90年代末期称为市场“老大”的行业调查中发现硬件配置市场占有情况处前四位的品牌是HP、康柏、IBM、联想;笔记本机排名前两位是东芝、IBM;工作站前三位是SUN、HP、IBM;服务器(PC服务器)排位是HP占绝对优势,IBM和康柏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当时尽管国产喷打已有产品,但电力行业喷墨打印机是HP、Epson、佳能三分天下,HP以34.3%的市场份额稍领风头,而针式打印机尽管1999年市场的占有率下降,但在电力行业几乎是Epson的天下,激光打印机则是HP在垄断。电力行业的扫描仪市场也属于HP;MicroTek和紫光两者相加市场占有率不到15%。在网络硬件产品方面,高端路由器IBM和Cisco两者(实际上现在为一家)占有41.5%市场。电信行业的集线器市场3Com占28.5%;Dlink占19.3%,Cisco占6.3%。至于网卡,3Com以41.5%占主流地位,其余Dlink、NE2000相加占有约15%市场。看了这个报告我很奇怪,英特尔品牌网卡也没有描述。不过既然是电信行业的网络硬件设备调查,当时的市场分配肯定有全国性的代表意义。
1999年8月,在电力行业的软件配置调查中,Windows 95、Windows 98中,占83.1%还是Windows 95,当时的Unix与NT在电信行业的对垒比例是:Unix占40.6%。可以看出电信的服务器大都在1994年以后装机(
在对电力行业28省市的市场调查中,PC产品品牌机使用量处于前6位的为联想、惠普、康柏、IBM、AST、Dell。联想占34%,惠普占33%,康柏占31%,IBM占25%,Dell占5%。笔记本机排名为东芝占39%,IBM占29%,康柏占17%,伦飞占9%,AST占8%,联想占5%,宏占4%。工作站/小型机在电力行业的状况是:DEC占20%,SUN占15%,惠普占11%,IBM占6%,Dell占3%。PC服务器在电力行业的分布是:惠普占38%,康柏占20%,DEC占14%(现在应该说康柏占34%),IBM占13%,Dell占8%。路由器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分布是:3Com占17%,Cisco占14%,IBM占3%(现在看来Cisco应该与3Com相当,加上IBM占17%);摩托罗拉占3%,集线器的分布为3Com占30%,Dlink占24%,英特尔占8%。网上分布为3Com占41%,英特尔占16%,Dlink占13%,Novell占6%。Modem的分布情况:Bay占48%,3Com占14%,GVC占9%。交换机的分布是:3Com占15%,Cisco占8%,Bay和英特尔各占7%……可以看出3Com几乎在电力行业的网络产品中占有绝对优势。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网络产品的型号分布和行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电力行业的外部设备的使用情况如下:喷墨打印机佳能占45%,惠普占40%,爱普生占38%;针式打印机爱普生占76%,实达占18%。
激光打印机惠普占78%。联想占4%。扫描仪:惠普占23%,Microtek占19%,紫光占17%。UPS电源山特占55%,APC占20%。操作系统配置情况:Windows 95占82.6%,Windows 98占75.7%,Win3.x占38.3%,Dos占49.6%,OS/2占5.2%。服务器端NT占67%,Unix占25.2%。数据库装机分布为:FoxPro占67%,Oracle占33%,SQL Server占32%,Sybase占21.7%,Dbase占11.3%,DB2占6.1%,Informix占1.7%。开发工具分布为:C++占54.8%,VB占54.8%,Powerbuilder占36.5%,Java占15.7%,Delphi占27%,杀毒软件:KV300占89.6%,瑞星占45.2%,Kill占43.5%,和电信行业一样,桌面杀毒软件基本上是国内厂商产品的天下。电力行业已完成Internet内部网建设38.3%,正在建设的占33.9%,正在考虑建设的为24.3%。和电信行业一样在3—5年内95%以上的企业会建成内部网。
在金融行业的各类软件调查中发现,操作系统的装机排名顺序是:Windows 95占77.8%,Windows 98占64.2%,Dos占44.4%,Win3.x占33.3%,OS/2占34.6%,服务器Unix占64.2%。NT占48.1%,这说明金融行业以Unix大机为主。
数据库系统排名为:FoxPro占58%,Informix占53.1%,Oracle占22.2%,SQL Server占21%,DB2和Sybase分别为19.8%。中文平台排名顺序是中文之星54.3%、UCDOS占53.1%;办公软件客户端,Office占43.2%,Lotus
当时金融行业联网状况如下:7.4%的单位已实现100%联网,不见得是Internet标准,39.5%的单位已实现80%联网。正在建设中的网络占25.3%,正在考虑联网的占22%(怎么会这么多)。
1999年4月中旬在对航空航天行业的调查中发现PC品牌排序为:惠普、IBM;笔记本机排序为:东芝、IBM;工作站/大、小型机排序为:SUN、IBM、DECC(康柏);服务器排序是:惠普、康柏、IBM;路由器排序是:Cisco、3Com,集线器排序是:3Com、Dtink;Modem排序是Hayes、3Com;网卡排序是3Com、英特尔、D-Link。喷打排序是惠普、爱普生、佳能;激打与针打和金融行业的情况相当;终端排序是WYSE、国光,扫描仪排序是:惠普、MicroTek、紫光;UPS排序是APS、山特。
操作系统排序是Windows 95占83.1%,Windows 98占77.9%,DOS占56.4%,Windows 3.x占45.3%;服务器操作系统排序是:NT占60.5%,Unix占27.3%。中文平台排序是中文之星占66.9%,UCDOS占52.1%,Richwin占40.1%。数据库装机排序是:Oracle占33.1%,
SQL Server占26.7%,Sybase占14%(好像没有Informix);企业管理软件仍然是用友占40.1%,其他是杂牌。
杀毒软件排序是:KV300占75%,瑞星占57%,Kill占51.7%;翻译软件顺序是金山词霸为76.7%,东方快车为40%,译林为18.6%,汉神为13.4%。
航空航天内部网已完成21%,建设之中占39%,考虑之中34.9%。
从上述电信,电力、金融、航空航天的市场调查中,大致可以看出20世纪我国各行的各种硬、软、配件、网络品牌的分布,他们在许多方面大致相同,在各种情况下行业与行业之间确有不同。
136
在1999年5、6、7、8四个月,我们报的《商界》版又对上海、天津、广东、西北四个地区进行地区性的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20世纪中国各地PC相关品牌表现:在这4个城市调查中发现,对于PC机来说,知名度排名第一惊人地一致是联想,除广州外,排名第二名为IBM(广州排名第二名的是康柏,第三名是IBM);对于笔记本机来说,知名度最高的西北、天津均认为是东芝,广州和上海均认为是IBM,第三名西北用户认为是联想,广东、上海认为是NEC,天津认为是康柏。在对主板的调查中,4个地区一致认为最知名的是华硕,第二名西北和天津用户认为是微星,上海和广东用户认为是技嘉,不管怎么说台湾厂商主板知名度第一不容怀疑。在4个地区的显示器知名度最高是飞利浦(天津认为三星知名度第一)。第三名则4个城市各有选择,西北地区用户认为显示器第三名是LG,广东地区用户认为显示器第三名是美格,上海地区认为显示器第三名应该是SONY。在这4个地区调查中,Modem的排序各有不同,西北地区排序为:USR、GVG、实达;广东地区排序是:GVG、3Com、实达;天津地区排序是:Hayes、3Com、GVG;上海地区排序是:Hayes、GVG、USR。网卡在4个城市和地区的知名度惊人地一致排序为:3Com、D-Link、英特尔。4个城市喷墨打印机的知名度排名也非常一致,为:爱普生、HP、佳能。4个地区激光打印机的第一、第二知名度一致为:HP、爱普生,第三名除西北地区为联想外,其余三个地区为佳能。扫描仪各地在排序上只有西北地区扫描仪的排序是紫光、HP、Microtek;上海、天津、广东地区都认为扫描仪的排序是HP、紫光、Microtek;UPS电源4个城市基本都认为排序是山特、APC、山顿(天津用户没有选择第三名)。投影仪在4个地区的知名度第一都为SONY,第二名除西北地区选择松下,广州选择东芝外,其余两地都是爱普生。
至于上网比例,各地有不同,西北地区上网比例53.4%,广东经常和不经常泡网的人共有97.1%,天津经常和不经常泡网的人有94.9%,上海上网家庭已72.1%。
最让我感到吃惊的还是1999年4月对兼容机市场调查时发现,70.4%的人首选兼容机。226名被调查者89%首选兼容机主要原因不是价格,而是配置灵活,且70%左右被调查者月收入约3000元左右。当然兼容机最让人放心不下的是服务,7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兼容机服务没有保障。
从8月份我就陆续收到从美国Comdex′99组委会寄来的邀请函,我一看就乐坏了,正如我Comdex′97上所料,有SUN公司总裁McNealy和比尔·盖茨的主题演讲,再一个就是以Linux为主题。没想到
也就是在9月中旬,北京中关村第二次改造(第一次改造是在1997年修白颐路),将所有铺面归于硅谷电脑城、海龙大厦、太平洋电脑广场、劲松电子市场等等。此时北京PC零售市场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改变。
我问这三个问题的背景是,国家信息产业部从来都不单独说对计算机固定资产投资或者说根本没有;去年E-mail首次超过普通信件,加上400万网民上网费用总会有个说法;如果得知自我品牌市场占有率就知道1—8月份市场总容量,再说这个问题吴部长一定会请坐在主席台的张琪司长回答。
吴部长果然说,1200亿投资主要是针对通信基本建设,当然语音业务量大于数据通信业务量,但数据通信业务量增长会高于语音通信业务量。果然吴部长请张琪回答。张琪说208万台市场占有量为60%—70%。
这样很容易算出1—8月份全部PC的销售量了。
当时吴部长在回答华尔街报的记者提问时说不开放中国通信经营,开放制造业。没想到当天晚上(即美国的白天)美国满大街的报纸都登出来说中国不允许网络增值商投资,国中网等股票暴跌。美国ZD集团也来过E-mail询问此事,直到9月底这件事都意犹未尽。
当时我认为美国通信网络运营也不开放,至于中国网络增值服务是否开放早有答案,新浪、搜狐都是有一半以上的外资风险投资。如果不让外商投资,中国民间、官方又不投资,不等于是放弃Interent增值阵地吗?尽管我认为这些增值商暂时没有找到赚钱的机会,但是以后会有的。
时间过得真快,
本周一是《每周电脑报/PCWEEK》创刊3周年纪念日。我们的《焦点》编辑部总结了3年来IT业的巨变,而我却要看看3年来IT业有哪些失败的产品,或者说哪些令人失望的产品。
在这些产品的失败中能找到今后的成功。
首先,我认为最让人感到失败或是失望的产品要数卫星电话。无论是“铱”系统,还是ICO,还是什么系统,没有像8年前希望的那样火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进展速度太慢,或者说策划太早,市场已被无线通信几乎抢完。卫星电话这项产品的技术无论再怎么优秀,也无市场用武之地了。从卫星电话的失败经验可以看出,任何产品的研制到进入市场周期不可能超过2~3年,否则跟不上市场变化。当然“铱”星也有成功的地方,其成功在于早期的集资成功。
其次,失败的产品是可视电话。可视电话的起源不是在3年前,大约在5~8年以前。当时人们对于它的市场前景看好。市场进展慢不是可视电话失败的理由,可视电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其起源于电话,而通话者则认为通话就是通话,通话时是不可视的,或者说是大部分条件下是不想视的。也就是一种产品的使用惯性阻止了其前进式的发展,这话听起来很怪异,很不合乎情理,可事实才不管是不是怪异或合乎情理,事实就是事实,事实就是3年来可视电话楞是没火。而视频会议起源于3年前,与视频会议相比,可视电话倒有起色。这起色来自英特尔CPU速度加快,PC价格一路下跌。然而,视频会议就是视频会议,只有开会时才有用武之地,有多少企业,视频会议系统也才只有多少市场。
NC、NetPC是明摆着的3年内失败性的产品。自
没有人会去考查当年Inte lNSP怎样消失,怎样再变成MMX,再变成Pro。没有人说NSP失败,只见到它不断地以各种形式生存,催促应用软件成长。没有人细说NSP怎么个失败法,可英特尔将其变成MMX硬件生存,告诉人们指令的形式还是做成硬件速度快。
自1992年牛顿手持问世以后就没有人说它成功过。1996年手持PC风潮再起,当初说它要无线联网市场会不得了。如今说不上真失败,反正什么商务通只能做电子记事本使用,很少看到有人联网使用,和当初的设想相比,至少可以说是令人失望的产品。与此同时,手机上加无线留言,手机传E-mail或者附加个什么信息机倒很时髦。
1997年出现什么WebTV,1998年出现什么WinTV。怎么没兴起来?到底网络没达到全是光纤程度,到底ISP们还不可能自己制做节目发放给Web,到底PC的屏幕没有电视机大,到底电视机的普及率比PC普及率广。看什么哪?偶尔用PC看看什么还可以,工作需要也还行,回家还是用电视机看电视爽。在中国市场上3年以来最失败的软件产品,除了和世界同步的OS/2warp之外,还有桌面英文应用软件,可以说3年以来中国应用软件已把英文应用软件彻底驱逐出了中国市场。和英文应用软件的失败一样,在这三年中中国应用软件出口也没成功。
失败得最可惜或者说还有胜利可能的产品是电力网传输数据这种技术产品,可它的确在以前的3年中存在过,让所有的人激动过。
3周年了,总说失败的产品也没劲儿,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有人总是说中国足球队屡战屡败,怎么没有人夸奖中国足球队屡败屡战的战斗精神呢?IT业也是同样,没有失败哪儿来的成功,没有失败哪儿来的未来?
这篇文章至今我很得意,从角度到素材、从论点到结论,我认为都是别人从未涉及到的,在此文发表之后我参加过的几次活动上不少人提及说这篇文章总结得好。只可惜这篇文章应再加点早期的素材应该发表在1999年的末期上。
137
正是在这期上我发现了互联商务版块的一条重要新闻,那就是美国兴起了上网免费,还不要广告。这正是我要找的Internet应用的切入点,我特别激动,马上将已准备好的下期《克丽观察》文章换掉,挥笔写下《靠交易求生存》发表在
提起做网站,特别是做网站的专业户(不是企业网站)动不动就想到做好了可以吸引广告客户,靠广告生存,而事实总不尽人意。9月中旬美国一些站点推出上网免费,而且不要广告的思路告诉网站,要靠交易量生存。
说得容易,上网不要钱就够各位受的了,这不是叫ISP、ICP雪上加霜吗?还谢绝广告,干什么,这不是自找灭亡吗?回头再想想有些想法不是没道理的。假如把某网站当做百货公司,这个百货公司大得很自信,在北京或者上海都开分站,各城市主要马路上都有免费Bus,10分钟一趟、5分钟一趟,免费(上网)通向百货公司(网站),成交了收取10—15%的交易服务费未尝不可。
听说国内有一个叫什么Lowa的网站,开始倒没说上网免费,只说可以免费登你要卖什么二手货,或者免费登要买什么二手货的信息,但要登电话号码就要收几十元钱的服务费了。后来又说要推800免费上网,这个网站没有招揽广告,说要靠交易量生存。业主说,谁要买二手货、谁要看谁卖什么二手货找我当担保,把钱先“打”过来,在我这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毕竟买卖的交易额有限,太多了,买主不放心,凭什么把十几万元钱“打”进一个网站做担保,据说这类二手货的网上交易额一桩买卖在1万元钱左右。
当然,这只是个例子,或许国内还有更好的网站靠交易量生存的例子。
第一季度美国免费PC出台了,第二季度中国特色的免费PC紧跟上了,第三季度美国免费上网ISP出台了,也难说第四季度中国ISP们要动免费上网的脑筋,中国人学得快着呢。“全免”说明Internet时代商业的游戏规则改变了,在这改变中隐含着另一种竞争,那就是服务,即使服务也“全免”了,那物价肯定会上去,不信你看电视商场的东西多贵啊,当然要邮寄费、路费啦。
“全免”把过去的什么关注率经济的理论全面摧毁,不要广告,不吸引广告要什么关注率?ISP、ICP要面临比任何时候都困难的境地,说什么呢?没说中国现在,说美国动向呢。如果美国ISP、ICP向中国推“全免”,如果Yahoo向中国推“全免”,能不对中国ISP、ICP产生震荡吗?
当然,上面只是在说网上购物,而不是在说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易,这种交易通信没人免费,如果有那就是电信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肯定是靠交易量而生存的。
对啦,人家企业与企业怎么靠交易量生存的?人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电子商务也没有谁靠广告生存,废话!想要广告谁给呀,凭什么要给竞争对手广告,凭什么要给合作伙伴广告。看样子,今后发展趋势,只有网上媒体才可能吸引广告客户,吸引到更多的广告客户,也就是只有会产生独家新闻的网上媒体才可能,这不是又转回来了吗?这不又转回传统社会了吗?
还是说靠交易量生存的话题吧。说实在的靠交易量生存的确很难,但如果哪家网站要“全免”也一定会吸引不少客户,而在中国400万网民都是干嘛的?看热闹的是多数,产生成交欲望的或者说掌握着财权的网民到底有多少,这就难说了。购物网站免费悠着点。
不过任何事物都是先有量才有质的,从量到质需要过程,需要时间。有人说“全免”是Internet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有人更大胆地说,在未来5年内“全免”遍布全世界。各位ISP、ICP们对于“全免”要时刻准备着。
也正是在
在UPC电源、网络、软件产品等方面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与我们1999年所进行的4个地区、4个行业的调查状况基本吻合。
也就是在我准备3周年纪念活动的同时,编辑部准备做国庆纪念刊,就要采访50个人物,我也要“挂帅”,每天晚上9点开始给被采访者打电话,终于我完成了9个人物。在对杨天行、李晔、于万源等人的采访中我发现了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我知道了我国1957年开始研制的第一台103、第二台104机是怎么回事,当时103机是仿制前苏联的计算机。正是由于有了104机后,104机向国庆10周年献礼之后,研制104机的专家们才回到哈尔滨、南京、成都、西安建立了中国高校第一批计算机专业,而我当时在成电学习的441B计算机正是后来哈工大研制的。在这次采访中使我补上了中国早期计算机研制的一课。最有意思的是,到了结稿那天才发现少了个人物。于是在编委会上王晨让我选择:“是为你自己写一篇呢?还是让记者采访你写一篇”,我对这个选择很无耐,因为王晨太有道理了,他说这些人物中没有记者代表,而你正是最好的记者代表。我只有服从他的安排。采访我的是一位1998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侯益秀,她问题很尖锐且到位,出手也很快,正好表达了我的意思,我很满意。我不只是满意她写我,满意的是我自认为她是我的杰作,是我“骂大”了她,当然和她自己的努力也分不开,我又高兴又轻松。高兴的原因不用提了,轻松的原因是我可以休息了。
还要说3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我认识了广播电影电视局数据中心主任杨健雄,他是我请的贵宾,可惜他上午没有到会。幸亏他没有到会,才有幸能下午到会时与他一起在傍晚同车去另外一个会。路上他跟我谈起了“信息阳光”的概念,于是《我看信息阳光》发表。
都说信息高速公路,没听说过什么信息阳光,的确,我也是才听杨健雄说的。
杨健雄是谁?信息阳光又是什么?
杨健雄是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局中国数据广播中心常务副主任,他说的信息阳光比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传播更广泛。想想看,公路仅占有空间上的一条路,而阳光却是充满所有的空间。从这点上来说信息阳光的概念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充满所有空间的信息时代。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样实现进入信息阳光空间呢。首先要将有用的信息发射到×××卫星上去(发射之前信息要经过筛选),然后信息通过卫星6Mbps信道送给有线电视网,或者送给PC(如果PC有卫星接入的话),或送给手持PC,或送给商务通。想想看中国有线电视网就有8000万个用户,再加上1500万台PC,信息阳光不是一下子可以充满上亿个用户了吗?信息高速公路算什么,现在上网人数不是400万个,明年初不是才会千万个?而信息阳光能“照耀”的用户就可以上亿。当然,如果有线电视能够配有键盘双向交互,信息阳光就会使信息的双向交流成为可能。
前面说过,信息阳光发射到卫星之前需要筛选,这样可以把无用的信息过滤掉,解决了信息垃圾的问题。
我以前也说过,近3年来最失败的产品要算卫星电话,由于它切入市场太慢,市场都被手机给抢占了,花费了几十个亿美元发射到空中的66颗卫星就这样浪费了吗?不,信息阳光可以利用卫星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阳光拯救了上百颗卫星的未来。
信息阳光的整个实施,技术上已不成问题,资源上也不成问题,用户也没有问题,就看怎么操作了。怎么操作,按市场规律操作,提供信息的人应该有收入,提供网络运营的人也应该有收入……但是目前有线电视网大都归地方管理,试运营期间需要磨合。杨健雄说,可能有三种运营模式,首先可能选择的是把信息免费送入系统,也可能买系统来使用,再有一种可能性是以电视网、信息供应商等参股的方式来操作。不管怎么说信息阳光工程是崭新的工程,也可能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运营操作模式。
核物理专家李幼平曾经这样比喻过信息,把信息量化表示,信息的传播和热的传播同样,信息热度呈低温(信息少或信息比较重要的时候)是传导,信息热度呈高温时(信息多或信息更重要的时候)就变成了辐射。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处于信息传导状,而信息阳光则为辐射状,但愿真是这样。
无论信息传导还是信息辐射,惟一的作用是这些信息变成更大的能量、物质回馈给社会。也就是如何利用信息的传导和辐射产生经济效益,才是我们被信息传导、被信息辐射的用户要想得到的,否则信息的传导和辐射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也许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要需求推动,如果没有这些信息的需求,或者说现在根本就是商品过剩,信息过剩,连信息高速公路(信息传导)都用不上,根本不需要信息阳光,那再美好的信息阳光也会白白浪费掉了。
不管是信息传导还是信息辐射,不管是传导和辐射有没有用,反正我们已经看到信息阳光,有些时候是先有然后再去发现用途的。
138
10月初联想公布第三季度(联想财务年第二季度)PC销售总量达36.4821万台,其中商用PC为21万台,家用PC为13.2442万台,笔记本机15821万台,服务器为5876台,比上季度增加44%。比上年同期增长81%。上半财年PC总销量为61.89万台。杨元庆的全年完成120万,承诺能够兑现,联想PC在中国第一,在争取亚洲第一。果然第三季度联想品牌PC获得了亚洲第一的市场占有率。
日内瓦真是个“宰人”的城市,酒店贵得吓人,即使是“巨款”们也住在郊区或是法国。我真的特别喜欢住在法国小镇Megeve,也就是说我白天在日内瓦采访,晚上回法国Megeve,每天行程
此次Telecom′99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产品,什么无线Internet,什么Web电话,IP电话,手机传E-mail(在此之后的美国Comdex′99,德国CeBit2000出现有过之而不及的无线手持设备热),宽带交换机,都是两年前的产品和方案,所不同的是计算机厂商IBM、HP、SUN、HP、微软、Oracle、Sybase等等比参加计算机展览还积极,TI这样的半导体公司也加入到IP电话队伍。西门子,爱立信,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等等这些欧美大的电信厂商口头上喊向数据通信迈进,也有产品,但如Cisco这样的“新星”更有“底气”,不过Cisco公司自己也自知自己的弱点,是缺少形象,把NetAid(网络自助)变成了自己形象。
我是Cisco请来的记者,面对Cisco没有发布任何新产品的场面,NetAid又是个半社会新闻,怎样去写呢?正巧我遇到了Cisco(中国)优秀人才徐涌,他说每小时6000万人点击NetAid突破了世界Internet网节点击记录,并说现在Cisco公司营业额121亿美元,利润43亿美元,但得有人去面对用户服务的压力。同时,他还认为,电话一拨就通,而上网有时不可能一上就成功,这问题在于用户端或服务器有问题,有时不在于线路,电信厂商、网络设备厂商经常为此“背黑锅”……
我就上述的采访感受往北京发回三篇稿件《日内瓦被互联淹没》、《网络就是力量》以及花絮,大致5000余字。当时因为2200家厂商参展,我只采访了约50家公司,我特别怕自己的看法不准确,心里没有底儿(如果是计算机展览会我就会有底儿),回国看了看其他媒体记者的采访也没发现什么激动人心的产品。
在日内瓦、法国的5天采访、发稿使我疲备不堪,等Cisco
维也纳比我想象的还要美丽,多瑙河根本就是绿色的,且平静柔和,我的朋友王学猛在日内瓦听说了我要去维也纳的消息,第三天也从日内瓦赶到维也纳,16号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在金色大厅听了莫扎特的音乐会,在维也纳的5天里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的新闻敏感性强,有时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们说:我玩得不错。其实我并不想在维也纳呆5天,但当时Telecom′99刚好机票紧张,只有20号的飞机。我20号清晨6:25分在苏黎世下车把东西存好后,找了个地方吃早饭,早饭期间我在我小小的采访本子上写出了
本来每个人只需要一只手表就够了,也就是说根据这个理论,手表的增长率只可能与手表的损坏率(损坏还可以修好)和人口的增长率成正比。瑞士决不满足这样的增长率,提出第二只表的概念,(Swatch是第二只表的英文缩写),而且每年都要推出几十款,满足人们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衣著等等不同型的炫耀性消费。这种需求的创造,不仅带动了瑞士的手表工艺、技术、市场,同时也带动了瑞士的整个经济。
目前所有信息产品不仅技术越来越高,价格也越来越低,而且利润也越来越薄、也越来越难卖,因此信息产品市场的开拓从此面临创造需求的考验。
“创造需求”只有4个字,实际上做起来可不那么简单。当有了呼机后,理所当然地要有手机市场的需求,根本不用创造就有了需求,于是手机市场格外成功,上半年手机增长首次越过呼机。哪里来那么多像手机市场的好事儿?卫星电话就没那么幸运,卫星电话去创造的市场需求暂时看不出什么成功,当然原因在于市场切入太晚。有了台式机,用笔记本机创造了移动办公的市场需求,现在又正在用台式机创造无线上网的需求,台式机本来就接在有线数据网上,再接无线还有必要吗?笔记本机无线上网倒是可以考虑,在这点上来说创造需求,一定要有创造需求的实实在在的道理。
当年多媒体传输的需求需要带宽,于是多媒体的传输需求带动了一系列带宽技术产品的市场,但是多媒体传输市场不像当初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如今有了手机还要创造无线E-mail市场,无线传输图像的市场,这个市场需求正在创造,但是它或许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不管今后创造的需求是否有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反正IT业的需求创造是无止境的。
这些都不是创造需求的关键,关键是用户特别是企业用户是否接受厂商们的创造,否则创造需求肯定不会成功。
可以这么认为,这几年来几乎所有失败的产品都是创造需求不成功的产品。而不是技术不先进的产品。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价格太贵,有的是使用太难(也许厂商们认为价格根本不贵,使用根本不难,因为厂商自己不买当然不觉得贵,厂商们都会使用当然不难),有的则是因为市场上的用户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需求。
去年以来大多数网络厂商正在创造家庭网络的概念,他们是在创造出微型网络设备市场。目前还看不出家庭网络市场所在的价值,除了个别发烧友以外,家庭网络还没开始普及。
也许家庭网络市场的结论下得太早。3年前,甚至5年前有了数据仓库技术、产品,目前看来数据仓库在中国企业中普及率不到5%。
还是看看眼下,ISP、ICP们正在拼命为用户创造各种信息服务的市场需求。有包罗万象的各种信息服务,也有专门吃喝玩乐的信息服务,还有专门为人才交流的信息服务,甚至还有专业查询地图的信息服务。
理论上来说这些市场需求都是存在的,但是用户就是没有那么多,说透了就是用户多了也不挣钱,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诚可贵、时间价更高的时代。当然ICP们可以说这并不矛盾,免费提供信息就是为了帮助用户节省时间。实际上他们忘了计算查询的复杂程度、无用信息过滤时间和节省时间做比较,这是ICP们很少计算过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是把用户想象成他们自己——信息查询、制造专业户,这也许正是他们创造需求的隐患。
再来看看企业用户。实际上IT厂商为企业创造了各种需求,可企业用户的实际需求离他们创造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各企业的内外部条件根本不可能吻合厂商的创造的需求。
“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培训用户,教训市场”,Cisco(中国)华东区电信事业部总经理徐勇发出由衷的感叹。
创造需求对信息业来讲是市场开拓的第一驱动力,而要获得这个驱动力要付出比驱动力更大更多维的力量,各位加油。
21日早晨6:50分我下飞机8点到家休息了一下,就到报社去上班,晚上还加班,真是忙极了,这就是“玩”也要付出代价。
我发现我不在北京期间发生了两件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事儿,其一是金山词霸和金山快译28元行动,其二是内存全球涨价,这是一年前我们《焦点》(当时是我的选题)预测半导体要爬坡的表现。
于是有编辑建议我从
自1996年世界半导体业销售额下降8.6%,1997年世界Dram、Sram前10大厂商销售额平均值比1996年再次下跌20%,更糟糕的是1998年Dram销售额继续下降26.6%,连续3年一路下滑以来,有专家预测(本报
有专家预测,Dram(特别是
也许正是因为世界上最大的PC厂商康柏公司和美国PC著名直销厂商看得比上述三者原因更深刻,所以开始“深挖洞,广积粮”和Micron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看来当年倒霉的Micron这个土豆大王又要开始第二次辉煌。
Micron是美国最著名的Dram厂商,但不是全球惟一的Dram厂商。从1997年Dram市场前10大厂商的排名来看,Micron只是第五名,他前4名是,三星、NEC、现代、日立;他的后5名是:金星、TI、三菱、东芝、富士通。这些公司中,当年的实力情况是韩国与日本旗鼓相当(韩国约产值71.52美元,日本为73.64美元),美国还不到韩国一半(TI与Micron产值约为30亿美元),但从半导体技术上来说,美国和日本获得专利最多。1998年IBM、TI、Micron及摩托罗拉共获3938项专利,而NEC、东芝、松下、富士通共获3925项专利。
可以看出世界半导体技术仍撑握在美国和日本手中,而Dram的生产能力则在日、韩、美三国手中,在内存更疯狂的今天要发财的恐怕也只是他们了。
美国经济一直保持增长,半导体Dram带来的机会只是锦上添花,而Dram的疯狂需求对于日本和韩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韩国经济及电子工业的复苏。几乎可以说是惟一的出路。
除了目前承受内存涨价以外,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和市场有些什么机会呢?
对于在中国的韩国、日本的Dram合资公司肯定有机会的,但他们大都是在
其实美国、日本、韩国的一些分析家早在一年前就预测出了1999年Dram的市场会反弹。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在去年下半年就认为,1999年芯片会回到17%的增长率上。(其中Dram的增长还会大于CPU的增长),并且预测到2001年,总体销售额达2223亿美元。同时,预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会成为新的增长点。或许英特尔公司正是因为相信了这些预测,今年10月份用16亿美元收购了DSPC——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公司,涉足无线设备。
疯狂过后会是沉静,这是市场的规律,不管是疯狂和沉静,目前需要思考的是内存疯狂会给我们每个企业、用户带来什么,哪怕只是教训。
139
也是就是在
在我感觉的里,这一天所有记者的问题都十分有水平,有我认识了10年的记者,也第一次提那么有水平的问题,而卡莉回答得更是完美无暇。只有她对我的问题回答得很模糊,我的问题是AT&T是一个不重视产品宣传的公司,而惠普则是一个重视产品宣传的公司,你准备把AT&T公司的风格带入惠普还是惠普继续保持现有的风格?卡莉犹豫了一下回答我们,惠普是个独特的公司,我会在客户、市场、产品等方面取得平衡。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因为我知道卡莉当惠普总裁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完了”,这女人一定会很抠门儿,是国AT&T公司的背景和性质所至。惠普是我们报社第一流的广告客户,卡莉会使我们失去现在惠普的客户地位,到现在我一直还在担心。那天还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一个人向路普莱提问,老头儿的脸一直是红色的,我觉得大家都不太给他面子,也许因为时间太紧张来不及给他面子。
前面说过我认为还有件重要的事儿就是金山词霸的28元行动,我正准备“深挖”此条消息的背后时,金山总经理雷军来见我,这离上一次见过(当时他和我谈了约3个小时)时过半年。说实在的,我很愿意和雷军谈话,他聪明又“顽固”,上次的谈话内容是围绕金山WPS 2000是否要走企业级道路,半年过去了没见他的实际行动,却来了28元人人都买得起的行动,我觉得这个行动是把我国软件市场导向正版的一次行动。
题解一:什么是软件企业运作
这似乎应该是早已明白的问题,为什么现在才明白?其实不写出来大家还是不太明白。总经理雷军这回忙乎的不再是什么技术、市场,他还要忙乎装箱、找卡车、运到火车站和铁路打交道……就算每箱装20套软件,20万套就要装1万箱啊,忙得他有9夜没睡觉。这就是软件企业运作,软件商品大批量生产销售和传统产业的商品一样,软件没上这个量谁有这种体会和答案?只有金山。
题解二:什么是卖得出去的产品
目前几乎所有的软件企事业单位都在喊卖产品难,金山软件断货,这也是他们没有料到的。雷军说通过“28行动”一下子让我们清醒地感到卖得出去的产品首先应该是质量好的产品,其次是大家都知道的产品,再其次是买得起的产品,最后是买得着的产品。过去我们所做到的只是好产品,做些宣传也是用户知道的产品,至于买得起买不起我们也想了许多办法。168元,48元,这个价格市场还是没完全启动,我们考虑到北京市民平均月薪约1200元左右,上述价格够他们一家人生活2~3天的,和有些盗版用户相比他们心中还是不平衡。28元是一本书,一盘小炒,两包烟的价格,一下子出现了现在的市场“雪崩”效应,这就是中国软件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
题解三:软件市场要发动“人民战争”
正是因为有了中国软件价格,仅北京117家软件专卖店还不够,各大商场、报摊、书摊、800电话、网络购买、电话订购、30多所大学都调动起来了,各层次经销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用户的购买力肯定上来了,我们看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买卖中国软件的人民战争。这不仅是中国软件的价格,也是中国软件市场的启动速度。
题解四:停止盗版
长期以来国内软件厂商总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金山28行动给解决了。在28元这个价位上根本就懒得盗版。其实这个问题早有先例,目前最终用户谁也不盗磁带的版,哪盘磁带歌好听,买一盘就是了,因为盗版几乎人人都买得起的磁带多累!
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后再有国内外厂商说中国用户盗版,首先是厂商的责任。雷军有一个比方:如果一条高速路上限时速
题解五:软件产业的利润
在自己的“手中”,长期以来国内软件厂商都喊软件市场难做,软件投入太多,后期服务费用太高,利润太低,其实利润就在软件企业自己手中没有甩干的“毛巾”里。大批量地生产、大批量地出售、零库存,各运输、调度环节是否已把成本压到最低?大部分软件企业目前没有经验回答,因为从来没有软件企业的批量这么大过。的确,目前有些软件企业生存都很困难,上哪儿去找3天上几十万套软件销量的经验呢?只有金山公司有。
结束语
金山28元行动只是开始,就给软件产业和自己带来如此之多的精彩。事情还没有完,也不是所有的软件都能像金山软件这样行动。金山也正在解决其断货问题,买TCL电脑送金山软件也没开始,金山软件还没向企业用户进军,中国软件市场的价格战还没开始……我们只是清醒了,清醒过后要干什么,留给读者自己去答。
10月底,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MCI Worldcom以12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rint公司。
在11月第一周我参加了金蝶和用友两家国内软件公司的所谓“媒体高层”研讨会,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他们一个提出管理
会议于9:30分开始,说紫光股票以27.75元一股在深圳上市,到10:30分我离开时股票升至55.98元一股,大家都倍受鼓舞。我在这个会上听到信息产业部信息产品司张琪司长的讲话中有一段关于1999年1—9月份国产自有品牌232万台的数据,立即感觉出这个数据从未公布过,当我跟张司长要讲话稿时,她的讲话稿已被微软(中国)产品市场总监李浩拿走。我缠着李浩说只看一分钟,谁知香格里拉大宴会厅特别黑(主席台上的人在继续讲话),我索性出去抄,后来我索性将这段关于三个季度的数据撕了下来,做了我们报头条独家新闻。
按照1—9月份232万自我品牌PC推算,每季平均产销77万台左右,也就是说,1999年自我品牌PC会达到310万台,如果这310万台占市场的60%,国内外品牌机在1999年中国市场约500万台左右,如果品牌机占市场的70%(其余为兼容机),那么整个1999年PC市场容量等于710万台,正好符合了我年初在《克丽观察》中预测的《大于700万台PC等着你》。这一发现使我十分兴奋。
在张琪的讲话中还获悉了今年前三季度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许多数据:1—9月份共生产程控交换机2959万台,同比增长12.4%,销售增长25.3%,产销率96%。手机用户达3200万户,手机厂完成1142万部,增长163%,产销率为101%。232万台自我品牌PC同比增长31.4%,销售增长45%,产销率90%。前三季生产彩电2473万台,增长18.1%,销售增长25.2%,91家彩电厂商前10名占市场份额80%。彩管产销1—9月产2417万只,同比增长31.1%,销售增长25.5%。VCD(含DVD)产销下降,1—9月完成745万台,同比下降7.7%,销售下降2%。
其实就以上数字再乘以1.25,就可以给中国20世纪IT业画上句号了。
一周以后我在《中国计算机报》CCID报告上见到了这些数字。其中有一个数字引起了我的怀疑,即CCID预测1999年计算机类产品出口100亿美元,同比增长40%。本来100亿美元我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但说增长40%,确实有问题,因为1998年我国计算机类产品出口就达102亿美元了,于是我派本报记者到海关总署去查询。
已连续5年了吧,微软公司都占据了美国拉斯维加斯展会最好最大的展位,各大硬件厂商对微软简直就是众星捧月。想必本届Comdex也是如此,只不过主角从上届的SQL Server 7.1变成了Windows 2000。
说到主题演讲,还要说微软,比尔·盖茨是Comdex的老“说客”了。美国人是很崇拜英雄的,没有战争的时代就崇拜经济英雄,说白了是崇拜“大款”、“巨款”。比尔·盖茨对于他们可以说是一个“巨大款”。如果说去年比尔·盖茨在Comdex的演讲上对阵过Oracle总裁Larry Ellison,人们对当时Ellison说谁要是发现SQL Server 7.1比Oracle8i快,可以得到200万美元感到震惊和过瘾的话,那么今年SUN公司的CEO McNealy比Ellison更尖锐,他一定会边攻击微软边演示他们的SUN Office,据说McNealy对比尔·盖茨先演讲这事很恼火,后来他想通了,说这样他的演讲更有针对性些。这个“节目”很值得一看。但愿比尔·盖茨再也不要提他的数字神经系统了,人们已经听了3年了。
Cisco CEO John Chambers和Novell CEO Eric Schmidt两位网络世界的一硬、一软不会在Comdex′99上发生任何冲突,他们的演讲只会互补。最引人注目的主题演讲人可能会是惠普新任CEO美丽的卡莉女士,尽管她很反感人们把她当作女性CEO来对待,可是Comdex的观众、听众们还是会对这位女CEO首次发表主题演讲发生性别上的兴趣,她温和而又清晰的演讲主题肯定是E-Service。
主题演讲故然重要,那产品呢?会有什么样的产品呢?IBM、惠普、SUN、康柏、苹果等等数得上的大硬件公司都不参展,Oracle、Sybase、CA等大软件都有自己的“word”,而不来参加Comdex,不要对他们的希望值太高,没有大公司参展不等于没有新产品出现。日本、台湾地区一些中小公司前几届Comdex让数字相机、DVD、手持PC、复印打印传真一体化等等产品出风头,此次会有什么呢?可能无线Web、Web电话、手持会再度热起来。虽然Cisco、3Com、北方电信、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等等数据通信厂商未必能参展,但是日本、欧洲、台湾地区、北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外设、网络、终端设备厂商决不会放弃此次展出IP电话、Web电话、无线Web实用性的机会。
如果说大厂商们大都不参展(除了微软),来了的,都来提出概念以外(奇怪IBM公司的郭士纳为什么没来,被“千年虫”缠住了吗?),小公司正忙着推产品。不过可以断言和1997年相比,Comdex′99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产品。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世纪末的IT会战终结者这么“惨”呢?前几天的产品正在商品化,还没卖出去呢,出什么新产品也只能是展品。听说Comdex′99有免费的Online展台,这就是Internet的威力。此次展会不用Internet才是新闻,真的当一种技术实用化了以后,这种技术在新闻中就消失了。
好了,预言归预言,谜底就要揭开,本报下期就会报道Comdex′99。
如果说1998年中国IT市场是“自我品牌战”,那1999年则是“网站战”。我经常接到电话、传真、邀请函请我去座谈,参加各种网站的可行性和成立大会。我内心有许多感触我写出了《投资别投机》,发在《克丽观察》上。
今年的网站不得了,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网站开通。一时间大有全民皆网站之势。有一句忠告写给各位,投资网站不是投机、风险投资也不是冒险投资。
今年网站的“火劲”有点像1997年的自我品牌PC那股劲儿,为什么?切入成本低可能是首要原因之一,只要5000元钱买台PC,想个信息“名堂”(吃喝、玩乐、地图、人才、名人……专门网站),采集些相关信息归归类就可以宣布自己有了网站了。网站一开通就可以说(事实上也真的是这样)有人点击网站了。有人点击网站就可以招揽广告了,再弄弄就可以上市了,一上市就可以吸收资金了,一吸收资金就可以卖掉了……资产运作嘛,就这么简单,风险投资就可以挣钱了。其实这是一种投机的想法。如果是聪明的广告客户(事实上广告客户都很聪明)才不会轻易在任何网站做广告呢,也不会轻易相信什么网站点击的次数,编写软件的人都知道,如果编写一个定时自动点击网站的软件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据说这也是很容易查出的事情,谁也别想投机。
还有一位开网站的老弟说,开网站吸引点击者、再吸引广告客户、再上市、再卖给个比他更傻的人,卖个大价钱很容易,以前有许多比这更荒唐的过程都成功了,这回他肯定能成功。这也是投机心理。他为什么不想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把网站做好,而是想把网站卖给个比自己更傻的家伙,这能做好网站吗?或许他真的能够成功,但也只能说他是投机成功。
怪不得有用户说,信息越来越多,骗子也越来越多,真理却越来越少,有用的信息也越来越少。
风险投资的进入是“全民皆网站”的另一个原因。为什么风险资金全向网站里拥?因为前面的网站能卖个好价钱的神话太简单、太诱人了,且是高科技,又光荣体面,再说现在中国房地产、工农业等等一切都不是增长点,只有网站了。中国人多,当然点击网站的人也多,风险投资于是都拥入网站倒也情有可原。
可是,不要忘了风险投资绝不是冒险投资,风险投资是要把风险减至最低,没有任何投资商心甘情愿地自己当“冤大头”,明知网有险,偏在网上投。
国外的风险资金都来了还不算,国内的科研基金,前几年房地产商挣的钱,还有一些私人的存款也来投网站,据说许多人好好的生意不做要把钱投在网站新的增长点上了。当事者蒙啊,可以断言,中国不需要那么多网站,网络“生态”注定这批网站投资者90%以上是“网站先驱”,说白了就是大部分网站是要“牺牲”掉的。不信就回首一下当年的PC,想当年那些自我品牌PC先驱们都上哪儿去了?还好,网站毕竟不是PC,PC也没有如今的风险投资只有贷款。
为什么说现在建网站是冒险?凭什么说刚刚开通或正在准备开通的网站是“先驱”,要牺牲?这些网站靠什么活?中国的网站已有3年的历史了,没听说哪个网站赚钱,赚大钱,只听到中国电信业务量不断地增长。当然从网站成立到网站赚钱需要过程,Yahoo赚钱不是要5年的时间吗?什么亚马逊、eBay不是赚大钱了吗?的确,不过不要只看到他们赚钱、赚大钱,没看到他的脚下有多少“先驱”。可以肯定“先驱”远远大于生存者、赚钱者。
当然,商人就是商人,万分之一的希望会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尤其IT业的商人更顽强。不过再顽强也不要做无谓的先驱,因为中国毕竟不是美国,再说在美国网站也不可能没有“先驱”,否则那么多美国风险投资就不会到中国来了。
回过头来说网络、网站是泡沫经济,这么多人要做网站,而绝大多数网站的拥有者根本不是要好好做网站,而是要更好地卖网站,Internet经济能没泡沫吗?
想起了一句话叫科学上没有平坦的路可走,把后面那句话改成,做任何事情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加上创新(别人做过了的事情就不叫做创新)才能获得成功,做网站、做风险投资也是同样。
说也凑巧,我在参加
其实在1999年我在美国、欧洲、日本的采访中就发现Internet是没有国界的,全球网络几乎同时火爆。
11月中旬,IT业发生了两件又可笑又“解恨”的事。本来英特尔PⅢ序列号的事不是事,关掉就是了,但偏偏有人说什么不安全,此事风波已过,SUN(中国)公司说Sprac没有序列号问题。再有就是微软Windows 98中含浏览器被控告为垄断行为败诉。这件事儿我们没有“炒”作,因为我们报纸的定位所至。
说到《每周电脑报/PCWEEK》的定位,和中国计算机市场的变化有紧密的联系。1996年报社刚成立时确立了以“产品切入为主”的采编方针。到1997年报社成立一周年时改为以“产品切入为主,方案切入为辅”的采编方针,到1998年报社成立两周年时,当时自我品牌家用PC正火,我们发现大家都上家用PC,如果我们也上不是不可以,但这样竞争对我们没利,于是“壮士断腕”决定全面转向企业级用户。到1999年成立3周年时,我们改成了“构建企业.com”的办报方针。这种变化还有一点依据,那就是美国PCWEEK改造在我们之前,我们根据中国实情加以了改造。我并不认为《每周电脑报/PCWEEK》的改造是完全成功的,但我认为它是处于市场前卫的。我们报纸的《焦点》和《商界》和所有栏目都是根据中国市场需求创造的。说句过激的话,我认为美国PCWEEK早在3年前就应该改名,改成NETWEEK或者是PC.COM什么的,对大家的发展都有利,但这不是我能够决定的。
我愿意上日本不仅是因为上日本采访没有时差、日本饭莱可口、坐飞机不累,我还会说些日语,重要的是我想得到日本厂商市场的一些资料。其实,在1998年10月我也因办理去以色列的手续,没去成日本爱普生,我想这次连同富士通公司一起采访岂不更美。
汽车向东京的北方驶去,大约两个小时后到达群马县赤城市(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今年6月份才开工的激光打印厂,新的让人不“忍心”踏入那先进的不能再先进的厂房。
月产量大约7万台(A3型号3万台,A4型号4万台),70%出口日本国外。大约550个工人中有200个巴侨(巴西侨民)。
大约占地面积为279万平方米的厂房,使用面积约1.
接着更让人糊涂的是,介绍了好多种“花形生产线”,还有一种模拟自动化生产线的手工生产线,问了半天,方知“新手”们是在模拟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线上操作,而“老手”们便可以上“花形”生产线了。原来,“花形”生产线要求技术全面的工人,每人几乎可以完全独立组装一台打印机。
刚刚进入车间就看到了4张表格,上面清楚地写着,自动化生产线每人设备投资107万日元(1美元约为104日元),手工生产线每人设备投资约为7000日元;1998年部件(赤城工厂部件100%OEM)周转天数为5.8天,现在仅为1.9天;同样生产能力的车间节约面积
后来记者还看到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上价值8万日元的工具,现在被1060日元所代替……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想想也不奇怪,这种流水线攒机的生产方式来自于Dell公司,Dell公司一直用这种根据订单攒机的方式生产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在此之后IBM(包括PC、AS/400、RS/6000)、康柏的自动化生产线都变成攒机手工生产线了。而正在这时,被淘汰的生产线方式(决不可能只是方式,很有可能还有生产线设备本身)大量以合资合作方式进入中国。遗憾的是,既然手工方式有不止上述4点好处,为什么不被中国人所接受呢?为什么国内的独资合资厂还在使用自动化生产线呢?
9000平方米的生产线、37条手工生产线已够壮观的了,听说生产能力和生产面积能扩大一倍,而且就在这个车间里,哪儿来的地盘?记者听到一个响亮的口号:奔向部件零库存!
在日本期间,我还弄懂了佳能和爱普生在技术、产品路线上的两大分歧。即佳能的打印头使用的是气泡技术,而爱普生用的是微压电技术;佳能主张墨水和墨盒分离,而爱普生则主张一体。惠普公司的产品则两者兼有。
1999财年佳能公司年营业额213亿美元,爱普生年营业额近100亿美元。佳能公司以复印机起家,爱普生公司以手表起家,两家在喷打、激打上在日本、在中国竞争激烈。关于气泡技术和微压电技术各有千秋,在产品风格上佳能价格偏低,且有便携式产品,从用户角度来看对佳能墨水和打印头分离省耗材这种产品风格是接受的。
两家产品在世界、在中国坚持做分销,而不做直销。在直销与否方面的观点两家几乎一致,他们认为分销改直销不易,但直销对他们又是最大的挑战。
岂止是在销售模式上,在今后产品的发展目标上两家几乎同样地向多功能打印(传真、复印、扫描、打印一体化)发展。也就是说向高端发展,彩色激光打印机是他们共同争夺的高端市场。
在爱普生松本打印头工厂参观时我恍然大悟地看到,打印头的生产车间与半导体芯片生产车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在《精致致胜——爱普生打印大悟》中详细地记录评述了一切:为什么一个做手表的做起打印机来了,为什么爱普生的喷墨头不在中国生产?为什么……仿佛还有无数个为什么?到了爱普生工厂参观后恍然大悟:原来精致致胜。
1942年以手表起家的精工爱普生,1999年营业额会突破百亿美元。4.2万名员工中有2.95万名在海外,其中有一半在亚洲,4000名在欧洲,2500名在美国,世界各地销售法人有31个,生产基地23个。
从产品种类的格局来看,有信息产品(包括打印机、扫描仪、投影机、POS系统)、电子元器件(IC、液晶显示、手提电话显示、步进电机)、手表(精工手表、塑料镜片、设备)。这其中,信息产品占70%,手表占7%,电子元器件占20%。
从东京坐新干线到爱普生松本工厂需要3个小时的时间。830人的工厂生产喷打头、墨盒和手提电话、主板。据介绍占地面积1.
从压电陶瓷与喷嘴的贴合到贴IC,从套塑硅胶到加外罩,有8道工序都要做现场测验,每个喷嘴大小不同,电流也不同,全部验测完之后还要抽出墨水、清洗,生产每个墨头大约要7分钟左右。
据介绍目前喷墨打印头有两种主流技术,即气泡技术和微压电技术,爱普生所用的为微压电技术。整个生产线的精致、精密度及价格因素不得不让爱普生用自己生产的生产线。看着这精致的生产线也明白了为什么只在日本才有这样的生产线,而中国则只是整机组装线。
目前在墨头和墨盒、墨水的组合上,佳能、爱普生、惠普同样存在着不同的技术路线。佳能主张墨水和墨头分开,这样用户在用完墨水之后就不用换头了。佳能甚至要把各种色彩与黑白色分开,他们认为,在Dpi,色素都达到同样时,剩下的竞争就只在于使用成本的竞争了。而爱普生则坚持“头水”一体化,HP则两种都有。从用户的角度看是佳能有道理,从省事儿(头水一起换)但费钱的角度上看爱普生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头水”分开对中国人还是有相当吸引力的,也就是说爱普生(中国)市场有些这方面的压力。
不管有理还是有利,来看看爱普生的市场占有率就知道了。爱普生公司提供的数字是由爱普生的出货量结合各种第三方的报告精致合成的。
世界喷墨打印机市场容量1999年将为4737万台(这个数字大约是PC市场的一半),预计2000年喷墨打印机容量会达5362万台。其中,1999年日本市场喷打占55%的市场。1998年爱普生占世界喷打市场的30%左右,1999年会继续维持这个数字。
令爱普生恼火的是彩色激光打印机市场占有率,1996年起步的爱普生激光打印机1998年只占世界市场的4%,占日本市场的42%。也就是说爱普生今后努力的方向会是世界彩色激光打印机市场。
爱普生公司主管信息产品的董事
花岗还说,由于个人消费类领域中耗材的成本竞争,所以我们面临墨盒成本的下降。我们正在开发防水、防火的颜料墨水,还提供图像打印软件并将其嵌入打印机。
谈到激光打印机的现状时,花岗认为,爱普生的激光打印机产品只有3年的历史,目前无法与HP这样具有15年历史的厂商比。但是幸运的是爱普生的激打经过了黑白时代,从彩色切入市场。
在谈到爱普生公司的产品整体格局时,花岗认为,爱普生公司的半导体元器件会在未来扩大比例,其原因是整机利润的下降,半导体工业有世界性复苏的希望。
富士通不止有点烦既然是印象之一,当然还有印象之二。富士通是日本、乃至亚洲最大的计算机公司,1999财年营业额433.3亿美元,居《财富》52位,世界计算机业第四位,系统集成业第三名,号称是日本的IBM。可税前利润只有4.1亿美元,也就是说不到1%。这个数字让富士通不只是有点烦,这个数字是富士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给记者的资料里发现了另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那就是1999财年富士通科研投资达32亿美元,也就是说富士通在勒紧裤腰带投科研。这“路子”有点像早年的中国科研成果,投资量大,可卖得不好或卖不出去(决不是乱扣帽子,下面还会说到展示厅见到的产品,就能证明这个结论了),如果卖得出去,卖得火,资金周转得快,利润就不会那么低了。
所以秋草社长渴望Internet给富士通带来改变现状的一切。
产品格局及对中国的态度富士通公司的产品格局是:半导体元器件占8%,达2475亿日元;信息处理业为47%,达14983亿日元;通信系统占16%,为5180亿日元;软件服务为29%,约9273亿日元。可以看出,上述比例很合理。
据国际营业部主席部长村田正明介绍,富士通全球有18.7万职工,有518个子公司(日本132个、海外386个),可以说,富士通的重心应该在海外。
在中国,富士通公司和富士通集团公司有31家合资、独资企业,8个办事处,共有7050人。富士通集团中国委员会管理这些机构。在这些机构中,相关通信部门有6家公司,信息部门有4家公司,软件服务部门有2家公司,元器件部门有2家公司……可以看出富士通在中国的投资偏于通信业。
那PC业?笔记本机呢?村田部长听到这个问题笑着说,1999年富士通品牌PC达473万台,我们知道中国PC市场竞争激烈,尚有关税,有些进口手续难办,时间一长办不下来,PC也就过时了。与别的国外公司不同,富士通在中国没有PC生产线,笔记本机的销售也通过香港,我们知道PC、笔记本如果想在中国立足,必须有更多的市场投资才有希望。
你们是要放弃中国PC、笔记本市场吗?没有,我们只是在观望,我们在中国主推的是服务器,特别是大型的以Sparc芯片为CPU的服务器。
机制改革与产品革命说“Internet就是一切”就要有相应的机制去配合。富士通公司已将过去的各层次机制改成BusinessUnit,这样的纵向管理又会带来全局调度能力削弱的观象,所以大约半年以前,每月一次横向战略会议制度开始运作。
说着快到了吃饭的时间,村田部长请记者们去参观富士通川崎陈列室。不是说川崎工厂吗?实际上1925年富士通成立时就在川崎,早年的工厂也在此地,现在川崎只是富士通的科研基地和部分总部,但川崎工厂的叫法却一直没变。
在陈列室里记者看到1954年富士通研制的第一台计算机,在海底
本来记者对富士通的一些困惑都被这些新奇的技术产品冲没了,原来富士通的产品这么好,就是不宣传,当然不好卖了。
结束语
本文主题是初解富士通,可时间必竟太短了,还是没达到读者理想状态的了解,究竟“Internet就是一切”如何体现出来,就更模糊了。也许,这正是富士通新世纪的开始。
在日本的收获还不止这些,在佳能采访期间,我得到了一个关于世界扫描仪市场3年来市场的数据。
佳能公司的清
写到此处,我突然猛醒,中国已变成了全球IT产品的生产大车间。
回国后,我很担心自己写的《终结者说》的预言是否准确,翻开所有的报纸一看,哇!几乎都被我说对了。SUN公司总裁McNealy果然在演讲中演示SUN Office,不过他还说免费使用,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果然在说Windows 2000,惠普公司女总裁果然在说E-Serivce,还有展出的产品——手持PC、数码相机等只是升级产品,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产品,要说有可能只是Telecom′99上的无线Web了。
实际上我早就获知联想要在Comdex′99上推出Internet PC,但我没有把握,加上走时太忙没将此消息写出,不过回国一看我们
我在去日本前一夜即
在去日本的前一天我还采访了AS/400之父Frank G SoLtis博士,当时IBM(中国)AS/400产品部指定我独家采访,真是盛情难却,在对他专访中我写道:“如果说世界上谁和AS/400‘缘份’最长,那就是我。”被称为AS/400之父的Frank G SoLtis对记者开门见山。
“大约在29年前我就被授命策划AS/400小型机体系结构了,当时我们就把AS/400定位于商用。商用机的特点是吞吐能力大,换句话说就是专吃‘大户’,计算多但不复杂。到1991年我接受了把当时还没公布的PowerPC芯片用于AS/400中的任务,我觉得这个任务很艰巨。”
IBM公司公布铜技术可用于芯片已有近两年的时间,PowerPC芯片什么时候采用铜技术呢?
“事实上Power PC芯片已采用了铜技术,并已置于RS/6000机中,预计两年之后AS/400上就能用上具有两个完整64位处理器的CPU芯片,主频达
近几年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兴起统一总线、CCNUMA结构,AS/400当初的体系结构设计是否与其“无缘”?
Frank立刻拿出了一本名为《Inside the AS/400》的书,翻开其中的一页说,下一代AS/400准备采用这种体系结构。AS/400采用这种体系结构有“先天”的条件,即PowerPCⅣ天生就有SMP2功能。
AS/400对Unix的态度始终不明朗,目前对Linux的支持有什么计划呢?Frank认为,AS/400并不是不支持Linux操作系统,而是因为Linux操作系统中版本太多,不知道应该支持哪一个Linux版本。可以肯定,IBM AS/400对Linux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是开放的。
自从一年多以前AS/400推出for Domino专用机以后是否标志着AS/400以后的发展方向变成商业纵向专用了呢?是否以后还会推出AS/400 forExchange之类的专用机呢?
Frank说,的确是这样。现在商用机分许多行业和许多平台,AS/400体系结构完全有条件在很短的时期内推出forJava、forASP,事实上只要稍加包装就可以了。
在结束采访时,Frank将《Inside the AS/400》这本书送给了记者。
从中可以看出AS/400在21世纪初的技术发展趋向。
到11月底,历时近半年的内存涨价趋于平静。
在去日本前我准备好了《超值》:看到北京的立交桥越修越漂亮,比国外发达国家的立交桥还漂亮,不由想起了信息化建设。立交桥和信息化建设有什么直接关系?用一句话总结它们之间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就是有比先进性和价值性更重要的超值效应。
越说越忙乎,再细想想。20年前中国修立交桥要去发达国家考察,按照美国的立交桥设计中国的立交桥是没有自行车道的,结果早年设计的立交桥总堵车,不得不毁掉重来。这个经验教训只有中国人才有。
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月初听一位读者(用户)说,美国住户不密集,美国数据通信要用DSL,用广播电视网的数据通信用户要用CableModem理所当然。可中国居民以小区形式“群居”,信息化建设成智能化小区住倒是最实用的。所以DSL、CableModem产品虽然先进,但总归没有像厂商们想象得那么火,而智能化小区在中国起到“超值效应”。
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是同样,Internet、Intranet技术多先进,对于银行、铁路等某些需要集中式复杂管理的系统就是用不上。也许能用上,但先进和系统移植的风险及其需要的时间相比,先进技术设备就微不足道了。也就是说要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超值作用。
现在许多国内外应用软件概念、技术都十分先进,ERP加网络、各种“e”概念和相应的方案,简直就是21世纪的技术和21世纪理想化企业所必须备具的,但是用户无论如何无法让这些软件和现在的工作流程衔接,再不就要改动目前的工作业务流程。不是说业务流程不能改,不改哪儿来企业、产品的进步呢?不改哪儿能跟得上互联网时代潮流呢?可为了用得上技术先进的软件改工作流程,用户心理总有点不平衡,这就好像一个女人看上了一件时髦的衣服,但又因为衣服太瘦穿不上,让自己减肥一样地难受,不要就是了。减肥(改工作流程)太痛苦,反而使先进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时髦衣服)“贬值”。
可IT有些企业却不这么理解,他们认为自己的软件先进、和国外接轨,用户买了这些先进的ERP、网络功能的软件,趁机把自己的工作流程也改成与国外发达国家管理结构、工作流程接轨的方式岂不是两全齐美?何乐而不为呢。
可用户想本来我买软件、搞信息化建设是为了省时、省人、省事儿,如果我买了先进的设备、软件、系统,更费事儿、费神儿(重新分配人力、物力资源),可能还费力不讨好(调整干部得罪人),我干嘛买?要搞信息化可以,我根据自己的工作流程编写一套软件不是也可行吗?
好了,厂商、用户各有各的理,无论发生什么,工作还要继续。继续什么?厂商继续生产、用户继续使用。问题没有解决,问题还在继续。
从IT业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和前几年相比近两年几乎没有什么新技术产品出现,什么IP电话早就有了,什么WebTV早就有了,什么方案早就有了,什么高带宽技术产品早就有了。今年几乎就没有过什么令人激动的产品,PC无非是PⅢ,硬盘就是大容量,桌面软件除了Windows 2000就是Office 2000、WPS 2000,数据库都是i打头,后台工具、网络产品……凡是数得出来的都早有了,只不过是指标在变化,没有革命性的产品出现。方案也都差不多,再不就是比概念,再不就是炒网站(网站也是5年前就有的),索性齐声喊三网合一,喊了两年到今天。厂商、用户、媒体都发现整个信息产业、技术市场、产品、方案正在渡过近10年来没有走过的冰河。
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是应用、实实在在的应用在拖先进产品出现的后腿。等于先进产品“贬值”加滞后。进一步地说明了,实用比先进的价值更高。
回过头来做实用产品吧,否则大家步伐都会放慢。当然这种实用不等于不先进,不等于脱离先进。毁掉不实用的立交桥不等于回到没有立交桥的小十字路口上去,而是为了建造适用中国带“自行车道”的立交桥。
文章只能写到这儿,把怎样发挥超值作用的空间留给了读者。
但是这并不过瘾,因为我一直在寻找Internet新的切入点,于是《二次回归》(克丽观察)发表在
为什么说是第二次回归企业网呢?互联网热始于1994年,到1996年下半年Intranet概念出台,当时把Internet技术、TCP/IP协议用于企业内部网的建设,使互联网在此之后的3年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如果用户没有特殊要求(集中控制或承接某工程的前期工程),几乎全部将自己内部的网络构建成Intranet形式。
如果说互联网第一次回到企业网是技术应用的回归,是内部的回归,那么目前开始的第二次回归是商务应用的回归,是企业内部与外部资金、物质等交流、交换的回归。
如果上述结论成立,那么就会引出另外一个较为重要的主题,那就是要建好自己的企业网,再与合作伙伴、自己的客户做电子商务。好好的企业并不需要建一个什么网站为另外一个企业或者社会去做什么电子商务。这话是有所指的,听说有些企业做PC、做公关或者做什么业务做得好好的,突然间想起自己未来3~5年内的发展规划,一定要做个网站,要为其他公司做电子商务。或者一股脑儿地搞什么网上拍卖,或者一股脑儿地弄什么大量信息采集,让人点击……结果呢,原来的市场有可能丢掉,新做的网站也没有什么结果。今后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不相关的企业(既不是你的合作伙伴,也不是你的客户)自己有内部网,自己做自己的门户,不需要你的网站为他做什么,再付钱给你。
很多企业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很茫然,他们说他们明白互联网是挑战是机遇,但就是找不到切入点,这是句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话,找不到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切入点,可能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问题。
企业就是门户的提出也许是企业进入互联网时代最好的切入点。在过去的10年、20年中,企业的MIS系统、MRPⅡ、ERP的建立为企业门户打下了基础。但是真正的企业门户的建立还没有开始,在中国,甚至在发达国家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门户样板。就连企业门户的发明者Sybase公司自己的企业门户也没浮出水面。
也许正因为如此互联网技术外延应用,在企业市场才显出生命力。当然,在中国的企业门户的建立似乎更难,在外部环境中有支付系统、信誉担保等等不成熟的条件,在内部环境中,
大部分国有机制尽管经过20年的开放改革,仍然有些延袭过去苏联时期的机制结构(科、处、室)。这些企业内外部条件不成熟的种种矛盾,加之现在IT业提供软件、硬件技术设备超前,与现在企业内外部条件的距离,企业门户说起来只有4个字,做起来却不只4年的过程。
网络的硬件设备还好说,靠买就能买出一套现代的、最先进的企业内部网。可软件则行不通了。应该说国内外的SAP、用友、金蝶提供的企业应用软件都先进得不能再先进了,可就是卖起来不尽人意。怪来怪去只能怪用户自己,而用户怪来怪去却说厂商们提供的产品不适用,甚至说中国ERP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
未来的企业门户也是如此,硬件设备不用说,有现成的就能用,没现成的买现成的。而软件产品应用,特别是运作能力就要靠企业自己了。如果说中国企业已经成功地将互联网技术第一次回归到企业内部网的话,那么第二次回归正在开始。
还有哪家国内计算机厂商能到香港去开600人的庆祝会?只有联想。还有哪家国内厂家连续11年在香港开庆祝会,也只有联想。不就是在香港开个会吗?有什么了不起,不对,这会产生了共振。这是记者
南北生产基地的共振还没开会之前,先让记者去联想广东惠阳的南方厂去参观。在厂里听到了一个数字,这个联想南方生产基地1998年产值25亿元,1999年产值为50亿元,2000年产值会是100亿元。凭什么?会这样翻倍地振下去?因为现在北方基地超负荷,明年生产量肯定要向南方转。不是北方基地(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也在扩建吗?北方基地要到明年底竣工,南方基地设计生产能力为百万台,北方设计生产能力一定比南方还大,看样子明年联想PC要奔200万台了。
当然不止了,仅北方基地就要“两班倒”达200万台的年产能力呢。
据介绍,南方基地还要成为网络产品生产基地。南方基地有阻力吗?共振还没有达到“无阻尼”当然有阻力了。
联想科技园招商进展一直不顺利,使周围形不成配套环境,哪怕是来竞争对手都行,联想现在有如此的胸怀。听说联想在深圳又要建生产基地,说就在长城国际公司的对面。这下可热闹了,竞争对手还没来,联想却跑到对手的对面去了,这叫寻求“共振效应”,得利的只能是用户。
生产基地目前还有一个阻力,那就是目前世界上PC的大规模、超大规模生产线都成了“恐龙”,几乎快消失了,基本上都改成个人“攒机式”的生产方式,怎么联想南方基地还是生产线?这可不像联想市场那么“前卫”。瞧,那边,正在试验性地做“个人攒机”,据说正做改造的准备。
“万豪”共聚说600位嘉宾是“万豪”太夸张了,可600位嘉宾确实是中国计算机市场的精英。
联想科技总经理郭维首先宣布,联想代理的所有外商产品都达到市场占有率30%,这是什么力量,这是外商在中国依靠渠道的力量。
联想电脑总经理杨元庆宣布,连续三年保持中国PC占有率第一的联想PC已成为亚洲第一,下一个目标要做世界品牌。
……全场掌声叠起,与欢乐共振。
联想总裁柳传志最后讲话,在他简要回顾联想集团15年历程时,丝毫没有回避联想集团所走过的弯路和所遇到的诱惑。他说,1993年以前联想集团屡遭失败,还拒绝了当年房地产的诱惑,1996年开始发动PC机的4次主动降价,争取了市场的主动。现在有人说联想PC没有核心技术,只有组装能力。我认为,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部件技术,一类是产品技术,PC设计与组装属于产品技术。当年的彩电为什么能够击倒日本产品,就是因为日本彩电在电压设计上按着日本电压稳定性设计,天线灵敏度按着日本电视台的广度与密度设计,而中国彩电是根据中国所有特有的环境设计的,果然“收复”了中国市场。中国的PC机也有中国文字特点,专用PC有专有的税收条件,根据这些特点和条件设计出来的中国PC、中价格和市场策略当然是会成功的。
柳传志认为,现在有人建议联想进入PC机的核心技术领域,这是对联想的信任,也是联想集团的雄心,但是仅有雄心是不够的,还有实际情况的配合,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研究院和公司的研发中心,他们正在做前瞻性的市场和技术研究。
柳总的讲话暗示了正在研究的技术在未来联想会发生共振。
上扬与冷静正在香港圣诞庆祝会时期,香港的每一个股民都知道联想的股票上扬到19元。联想副总(专门负责香港上市公司业务)马雪征会见记者。
她在简要介绍上市控股公司的成分之后,记者提问:联想股票虽然上扬,但是联想去年利润大约不到2%,而今年利润也不会到4%,面对这种状况联想是否应该冷静?联想一直想靠软件来提高自己的利润,但有消息说去年CA与联想的软件合资、联想注资金山的合作都没有得到十分理想的答案,马雪征如何评价?
谁知马总第一句话就是:这些现象都真实的。全世界硬件产业利润都低,已经是5年以上的事实,这的确是联想所面临的挑战。可是今年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股票与利润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股票更相信未来。比方说有些ISP根本没有利润,不断地亏损,也就是说负利润的情况股票还是暴涨,这说明了人们对Internet未来的信心。联想近日股票上扬主要原因是“天禧”PC的发布,大家知道天禧PC一键上网,还与163捆绑,这肯定和Internet有关,股民们对联想的未来向Internet转型很有信心。股民们的希望值不仅仅是眼下的利润,更注重未来的利润。
说到软件的合资与合作问题,马总认为,什么事情都有过程,联想14年以来没有与外商合资的经验,在与CA的合资中也是为自己与外商合资积累经验。与金山的合作也是同样,不能说不成功,只能说正在进行学习和转变中。
记者又问,既然现在硬件利润低,软件也在降价,今后最有可能赚钱的是服务,为什么联想不能成立一个专门的服务公司呢?
马雪征说,在中国任何事情做早了不行,做晚了也不行。现在我们是买PC送服务,今后最终目的是要做到买服务送PC,这种转变是一个过程,现在无论是用户还是厂商也正在接受这个转变过程。我们目前也在做一些服务渠道的整合来配合这个过程,加速这个过程的转变。
结束语
Internet正在产生社会、企业管理等共振效应,联想只是在这种共振中找到了参与的机会,联想集团已经看到要对付直销、人民币贬值、加入WTO、中国市场疲软、速度放慢等等一切困难。
联想下一次的共振会不会发生,没人知道,但联想正在努力,正在面对。
我在香港万豪酒店的宴会前和柳传志、杨元庆都进行了严肃的谈话,我直率地说出ISP已经4年没赚钱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他们都很同意我的说法,杨元庆很激动地给了我他的手机号码,让我随时与他联系。第二天联想公关部门安排我们一行记者与柳传志乘船。
我们一直在与柳传志谈话,我说出了许多对联想利润、对他们的CA软件合资公司与注资金山不太理想的看法,柳传志非常实事求是,丝毫不回避这些问题,并且思想前卫。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联想的马雪征副总,做为她的同龄人,我毫不吹捧地说她十分杰出,她回答我的每一个问题都滴水不漏,采访她十分过瘾。这还不包括她那优秀的英文,联想应该以她为荣。
我在去香港前很早就发现现在IT业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当时厂商很多都热衷于概念,相比之下实际行动、实际产品、应用市场“退而求其次”,于是《别在概念中生存》发表。
上周一位编辑告诉我,她正在出本关于《电子商务》方案的书,问了许多厂商要方案都没有结果。突然间发现,原来我们许多中外厂商都生存在概念中。他们生存在概念中是他们的事儿,可企业用户不仅是要概念,也不会拿钱买概念,所以要大喝一声,别在概念中生存了。
也许有许多厂商不服气,什么叫在概念中生存,什么产品、方案不是先有概念,再按着概念来研制、生产、销售产品、方案、系统嘛?只有好的概念才会有好的产品、好方案和好系统。当然,当然,概念应该有,越好的概念越会指导好的产品、好的方案、好的系统。
1995年以“网络为中心时代的到来”指导IBM公司经历了突破700亿、800亿美元年营业额的辉煌胜利是个概念先行的例证。
这不仅说明是好概念能出好产品,同时也说明了边说边做的效果。在说与做之间还有其他三种组合(据一位老教授总结),即一个企业不说也不做就要彻底完蛋;光做不说现在根本行不通,这就好像要卖产品不吆喝一样;光说不做就像现在这种让自己和用户都在概念中生存一样。
在概念中生存,实际上得到的回报是根本不可能生存。恰恰这种现象在IT行业最多。有好多次参加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好多好的概念,时而也有好多产品,偶尔也有不错的方案。再一提问,这么好的方案你们自己公司用上了没有?答案都是没有用上,或者说只是能演示,散了会就不了了之,到最后这么好的产品,方案都随之而去。当初NC、NCA不就是这样随之而去的吗?当然,当初的NC、NCA的概念以手机、PDA、TeleWeb方式生存,那是另外一回事儿。
也有的公司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成功的概念,但却活得比谁都“滋润”。比方说微软公司,就没听说过他有一个好的、成功的概念,(数字神经算不上什么成功的概念,“炒”了3年还没炒热),可微软营业额每年都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率,利润高居20—30%不下。难怪有人说微软不是个创新型的公司,而是一个跟进型的公司,这当然是指在电子商务概念跟进,降低TCO概念上的跟进(实际上只是概念上的跟进,用Office 2000 TCO不会降低),它的成功值得研究。研究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有人说桌面操作系统只是个产品的特例,还有人说其科研成本虽高,实际微软的市场成本更多、知名度更高。概念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现在厂商中还存在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大公司缺产品,小公司缺概念。谁说大公司缺产品?IBM、HP、康柏、SUN等大公司产品应有尽有,操作系统内置、应用软件通过合作伙伴解决,什么没有,什么都有,当然不是指一般产品,这是指一种概念推出时所相应配备的产品。小公司缺概念,小公司要什么概念,本来产品就是配合大公司的概念推出来的,再说就算概念可卖也要大手笔的广告活动、新闻来支持,小公司根本不可能做到。
还有的公司,自己的概念根本就是旧产品的包装和组合,更有甚者,所谓的概念是为概念而概念,根本不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创造的概念。有位公司的市场经理说,概念只是做给市场看的,给新闻界写的。
根本不是为中国用户的需求,或者概念本身就是为发达国家用户创造的。
目前中国用户实际的需求是什么呢?和发达国家相比,平均技术应用需求肯定是落后的,而概念则是同步的。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延续会使市场走向可以预见的糟糕的局面,那就是整个市场都在概念中生存、衰减。
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要求厂商和用户都要做一定的“妥协”,那就是在中国的厂商要为中国用户创造稍微有些“提前量”的概念,随之推出产品、方案和系统,用户要借这稍微提前的概念之势,结合自身的情况将自己的内部管理稍微向厂商们靠拢一下,双向对接厂商和用户的供需,差距必会越来越小。年底我收到了来自浙江读者的来信,夸奖我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
在我去香港出发前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报编辑部对年底(世纪末)和明年初的选题问题很为难,这个为难其实怪我。1999年初我们的选题很成功,到年底其他媒体肯定会出关于世纪回眸之类的专刊,我们已用100个版来宣传了世纪IT业,眼下该怎么办?当时总经理翁经午托我来做此事,我想还有一次机会做1999年的回顾,也就是说再较往年提前一期回顾1999年的IT产品、事件可能我们会“小赢”一次。于是我召集主编们和王晨开会,说出了我的意思。我告诉大家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争取时间。
而我自己的栏目用《′99之憾》做了1999年的总结。本栏今年过去的50期中对IT市场的批评已经不少了,可是,在总结1999年IT市场的时候发现的仍然还是遗憾。
尽管各种报告、报表一片赞扬,还是感觉今年市场总况不像年初预料的那么乐观。当然像联想、长城、浪潮、方正这样以PC硬件为主的国内公司销售量一路增长,可利润幅度不像销量增长得那么快。尽管有整机硬件全世界厂商的利润都不高等各种理由,但作为高技术企业必须高产出的定律应该是不变的,这不得不说是今年PC产业的遗憾。
当然最大的遗憾还在于外商。尽管在中国的PC外商都没有公布自己的业绩,可以肯定今年他们的PC业绩基本上是负增长。尽管他们有放弃前端的策略,还有“后PC时代”之说,但是企业最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眼下,眼下无法度日怎么谈及未来?
外商PC在中国“退居二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厂商的主动“价格战”血拼,“收复”了中国市场,即使是外商没有什么“后PC时代”学说,没有放弃前端的策略,外商PC争取中国市场也没那么简单。
上述现象派生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外商在明年或在今后3~5年中会加大硬、软件后台产品的力量,用电信做比方,电话机(PC)市场让给中国,交换机(服务器)市场决不放弃。
今年IT市场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是投资做网站了,说俗点,在今年网站是个“臭了街”的玩意儿。这可不是说网站没有用,网站不可能成功,不是,一点儿也不是,只是说网站给投资商、给企业、给用户带来很多的遗憾和困惑。困惑什么?困惑今后未来网站真的会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赚钱吗?真的今后、未来会需要那么多网站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未来太傻了,
未来到了今年这么轻易地付出就会得到?可能做网站不仅仅是今年的遗憾。
和网站差不多使人遗憾的还有电子商务。先说美国,美国电子商务条件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好得不能再好,可是光他好有什么用?电子商务就像电话差不多,应该是双向的,要打电话(要用电子商务)必须双方都有电话才能通电话。换句话说,美国是个世界贸易大国,他要将电子商务进行到底可不是他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必须与他相关的贸易国家都用电子商务方案来进行电子商务,他的理想才能成立。那么中国电子商务由于支付系统、三角债、各银行不能互通等等问题而进展缓慢,这种遗憾只能说是希望值远远大于中国市场的现实。
说些实在的产品,实际上中国软件产品市场在1999年基本上后台产品(数据库等)是外商的天下,但是中国财务应用软件和外商大型应用软件开始冲击管理,当然过去也一直有中国ERP不成功等现象,真正使企业上层管理感到与各种大型企业级应用软件格格不入的还是在今年。这个现象使企业和厂商都感到困惑和遗憾。企业为了先进软件、网络化软件要改管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厂商提供的先进软件企业不能用怎么叫人有成就感,怎么能叫人不遗憾。
说说网络,网络厂商今年是太高兴了,尽管中国电信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像预期的那么“火爆”,但是网络公司(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公司)都发了大财,特别是Cisco这样的后起之秀,一下子转成了与北方电讯、朗讯这样的“百年老店”抗衡的公司。可遗憾的是今年不像前两年那样出现像“千兆以太网”、“IPSwich”那样激动人心的、划时代的产品了,技术产品就像停留在1997年、1998年那样。难怪有人说,1999年只是在卖前几年出现的产品。当然这种遗憾或许只是因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当年的产品没用上而已。
尽管1999年IT市场上还有很多遗憾,但是它使我们平安地走过了20世纪的最后一年。感谢1999的遗憾,它为我们照亮了、找到了21世纪IT的方向。遗憾,你就是未来。
剩下的问题就是要看1999的
最严峻的考验还在20世纪的头期怎么办?我们一致的意见就是用梦想新世纪做为主题。于是我又开始策划新千年的头期。我认为新世纪之梦应该分为厂商和用户之梦两大部分,并且对他们的梦想加以比较。
正在我策划这一切的时候,我收到一张十分朴素的请柬,金山词霸和金山快译55天卖出了100万套,这一消息令我振奋,在这次会上我听到了金山词霸这个产品,这个产品正是两个月以前与雷军说过的(当时没有这个产品)防毒软件是有生命力的话题。我在发布会上悄悄对我身边的记者说金山公司100万套软件下线为中国20世纪软件产业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事实上中国20世纪首次百万台PC下线和百万套金山软件下线都与联想有关,可以无愧地说联想和金山公司是中国PC产业的世纪冠军。
说到困惑,我决定在《IT百年贺岁》的最后一期策划中加上我的《世纪之惑》,作为我的《克丽观察》。我想我的《IT百年贺岁》的策划是我为本世纪IT所做的最后贡献。
在这里我一定要重复我的《赞美世纪》(
感谢你,过去的世纪,在你的时空里,生命的感受是多么富有。岂止是感谢,还有赞美,赞美你过去世纪的IT,在你的时空里,我们从未有过这么富有的生命感受。
百年、千年都可能是人类文明的一瞬间。可无论是百年沧桑,还是沧桑百年,20世纪是人类发明、创造、应用延伸、有史以来最辉煌的纪念碑。
如果说未来比过去、比现在我们生命的感受更富有,也是20世纪的IT我们发明、创造、应用所奠下的基石。如果我们拥有的生命感受比过去、比今天更富有,也是因为在你的摇篮中孕育。
我们赞美你并不等于你没有遗憾,这遗憾化作了走入新世纪IT再发明、再创造的力量和勇气。
本报编辑部为了与读者一起告别这值得感谢、赞美的世纪,特别编写了16个版的《IT世纪回放》,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回忆我们共同拥有的世纪。
因为我觉得那不仅仅是我自己的感受。
除了《赞美世纪》以外,我觉得最后一期的份量还不够,我催促贾莉去找1999年的进出口额,她当时说1999年的数字没出来,我说1—10月份的也行。她果然采访到了这条消息,这条消息表明我国PC类产品连续7年保持顺差。
今年1—10月我国PC类产品进口总额达57.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4%;出口总额达91.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9%。按照全年平均月增长率计算,该类产品今年全年进口总额可望达70亿美元,出口总额可望达110亿美元。这表明,截至今年底我PC类产品将连续7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顺差。
据海关的进出口数据统计,今年1—10月,我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进口总额达26亿美元,出口总额达61.6亿美元;计算机相关零部件的进口总额达31.2亿美元,出口总额达30.1亿美元。从金额看,出口产品以PC机、显示器、扫描仪为主,进口产品以笔记本、工作站、小型机为主。此外,和去年同期相比,软件类产品的进出口态势均有显著增长,进口总额达2.1亿美元,出口总额达4672.7万美元。
我报首次报道了这条消息。
我知道自己的使命没有完,我要为新千年《每周电脑报/PCWEEK》写出头条,于是《你好,2000年》和《笑傲2000年》出手:你好,新千年,我们已经进入了你的时空。你好,新世纪,我们的问候中更多的是对IT的希望和祝福。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是IT的媒体,还因为IT已成为整个世界前进的动力和精灵。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人就说过21世纪是中国世纪,上个世纪90年代专家们就预测过世界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中国世纪,网络世纪都与我们有太多的“血缘”关系,我们怎么能对你不祝福和希望?
我们感谢上个世纪人们的预言,21世纪是中国世纪,我们赞美上个世纪专家们的网络世纪预测。感谢和赞美,希望和祝福都要化作智慧、力量和实际。做世界第一通信大国、网络大国来充实、鼓励中国正在腾上的经济。
可以肯定腾飞的中国肯定应该是IT大国,可以肯定中国世纪一定要“织好”中国网络经济。今年我们要加入WTO,今年我们还会面临更多的艰难,眼下我们的网络建设、企业网络构建、管理的实际、PC平台装机量等等一切距中国网络经济相差太远,离中国世纪的要求遥遥而不是无期。
这正是中国IT产业、IT市场、IT应用的责任。为了这个责任,为了实现这个责任我们只有再说一句,你好,2000年,你可要好好地发展,新世纪的精灵,IT。
2000年以后的以后,PC界面是什么样?Internet是什么样?软件产业、硬件产业以及市场又是什么样?网络建设、网络设备又是什么样?不用闭上眼睛,我们开始做一个未来之梦。
我一直欣赏《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蒂那句“没有界面就是最好的界面”那句话,这一句话就够所有的硬、软件厂商为之奋斗几十年的。我们做梦,我们畅想,什么时候PC的界面像电话那样好用就好了。可以预测新世纪的PC说什么技术指标、功能性能都没有用,只有一句话,下个千年(太远了,说百年,后几十年,十几年)的PC界面(除专用于科学计算等)必须让用户感觉出没有界面,谁先做出这种感觉的硬、软件,谁就能笑傲2000年。
让人感觉不出界面?可能吗?不信,看看现在的电灯、电话、电视、傻瓜相机让人感觉不出它的界面,难道就不能研制出“傻瓜PC”吗?当然能,现在的语音、手写输入法等等就是未来没有界面PC的雏型和根基。
现在的PC厂商都是卖PC送服务(管他直销还是分销、专卖),而未来的PC厂商必然要走向卖服务送PC。太绝对了吧,当然送的只是PC(不包括服务、后台工具、软件等),不信试看现在美国、日本的手机,不信,回想一下去年兴起的免费PC,这似乎就是对未来PC产业的暗示。这还会暗示PC产业衍生出来另一种产业,那就是PC专修业。有胆量的PC
硬件厂商试试看,能否就开一家任何品牌都管维修的PC专修店。谁要先开这个店,把知名度做得高高的,再开连锁专修店,谁就会笑傲2000年。
真的吗?除非PC坏了就扔,除非PC永远不坏,或还没等坏就淘汰了。不可能这样吧,看看现在还有Swatch手表专修店。
现在系统软件不更新不行,更新慢也不行,更新快了又让用户掏钱还要加移植应用软件。谁能解决上述问题,谁也能笑傲2000年。怎么解决?看看现在我们是怎么用电的,只要打开开关就开始计费,未来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会不会开机就收费,再也不用购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要更新只是在后台,前台只是后台功能的体现?
这可不是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厂商们能够独立操作的,必须是硬件、软件、管理厂商们协同工作,加上全局的管理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上述观点又衍生出来一个梦想,那就是未来的网络像水管网,像电力网、电话网那样地密布,未来的网络用户必须有“网表”和“网表”管理软件才能进行庞大复杂的管理。按使用时间收取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费用,还会彻底消灭软件盗版公害,这也是软件厂商们几十年的梦想。
把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甚至开发工具通过网络“输给”用户,那就等于消灭软件分销商,软件分销商决不答应。实际上像硬件分销商一样,软件分销商全部要变成以服务、维修为主的软件厂商,彻底改变现在卖软件、送服务的局面。当然这个局面离我们现在还太早太早,可要笑傲2000年就要开始准备着。
再看Internet、ISP公司,未来最让感人到不安的就是Internet公司都会消失。这样说太大胆了吧,不信看看过去的多媒体公司,他们都在吗?也就是说现在谁的PC没有多媒体才是笑话。也就是说未来每个人的PC都是网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都是Internet专业ISP,谁要能掌握这个潮流,并能找出自己的位置,谁就肯定能笑傲2000年。
100年前就有人预测过20世纪的未来,现在我们检视那些预测简直就会捧腹大笑,我也想相信,百年之后的青年看此文也会如此,但再下一个百年预测还会继续。
后人笑不笑话没有关系,历史本身也是一部带有讽刺性的闹剧。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将今天的盼望与希望梦想成真。
我也怕“千年虫”,
元月3日一上班,我又给张司长打电话,张琪司长滔滔不绝地告诉我“全国杀虫首战告捷”的消息,我边听边记录,为元月10日《每周电脑报/PCWEEK》做了头条消息。
从这条消息可以看出,当时全国31个省市、国务院下属103个部委、直属机构成功实现“零点”跨跃,这与4年来中国出过10本Y2K指南,培训6000多人次,开过3次电话、电视会议,对全国20多个重点行业进行3次大检查和测试的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据悉,中国各银行在上世纪投入了1000多亿人民币资金解决Y2K问题,民航还多次与国际航线测飞……
据张司长介绍在
在
总之Y2K在全世界算是“有惊无险”,我国Y2K应急办公室将于3月底撤销。
回想起这几年关于Y2K的采访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它能造成的损失估计过高,只有当时TI副总裁程天纵和我聊天时说,你放心,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如果说当时我对Y2K只是担心,那么我当时对什么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相关概念和机会的感觉十分迷茫。几乎所有媒体全一个劲儿地“炒”,我许多当时有很体面工作的朋友都辞职去了网站的工作,就连我的“驼哥”(我丈夫)也在做网站,我的《克丽观察》不得不涉及当时这一热点,
B-B方:你以为你是谁,订张电影票有什么了不起,才多少钱,真是“小儿科”。我B-B一笔合同有多大你知道吗?就算是中国PC现在已装机2000万台,家用PC又有多少呢?B-C的前端平台是家用PC吧,你的平台肯定没我多,每笔交易的成交额也没有我大,卖的货物也没我规范,老百姓都有账号吗?都有卡吗?各类卡能互通吗?没有卡,没有账号,一卡不能互通能成什么网上付款?怎么能算B-C呢?换句话说,现在B-B的平台、账号、货物规范性等条件比B-C好得多,怎么能说你先行呢,肯定是我B-B先行,且我市场大得多。
B-C方:我承认你的条件好,每笔成交额比我大得多得多。但是你忘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节,那就是你的管理层愿不愿意开始B-B,这可不像我B-C一个人就能决定。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企业体制的改造。再说B-B还有一个更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三角债。本来你三角债就够多的了,你还敢做B-B,你再做B-B,八角债都弄出来了。我就不像你,我可以选择3种付款方式:货到付款,网上“刷卡”,款到寄货。
B-B方:我也可以用这三种方式去做。你注意到没有,B-C的问题很多,多得不比我“三角债”轻松。特别是美国,连续3年圣诞节过后网上购物退货的人很多,据说有70%以上呢,有些商店甚至放弃了网上购物,如Lives牛仔裤店等。听说上网订火车票倒很方便,但是订了不来取,要开车了也不来取,弄得火车站几乎发空车走。
B-C方: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有些东西可以B-C购买,有些东西例如像鞋子、裤子之类的东西就不可以上网购买。有些东西现在的商店里买不着,或者在商店里买要受气(服务态度不好),或者绝大部分男人不喜欢上街,就喜欢玩PC,连玩PC带买东西、买一些商店里买不到的东西那不是更好嘛。特别是好多美国及世界上有名的联销店,本来在中国就没有物理商店,趁B-C之机可以在中国发展了。
B-B方:你别说什么美国、世界联销店,美国的零售业占总产值的60%以上,中国却不是,中国是以B-B为国民经济支柱。美国在B-C之前就有电话送货、有普遍刷卡、有经济担保,有可以退货等基础,中国有吗?美国B-C有这么多基础,还经常出乱子,何况中国呢。
你说中国B-C开始,那意味着要对中国零售业彻底改造。得了吧,B-C这个改造所用的时间和力气一点儿也不比我对企业上层管理、企业内部管理的改造轻松。说了半天,我俩所面临的问题半斤八两。可能我比你还有优势,那就是我对代理商的B-B可以先解决,特别是在IT业,Cisco(中国)对代理商已全部实现了B-B,你B-C有典型的例子吗?有哪个B-C成功的例子给我看看。
B-C方:我怎么没有典型的例子,那么多ISP都说转向电子商务,那么多零售大百货商店都开始网上购物,那么多吃喝玩乐网站就是例子。你知道吗,现在的专家还提出“假日经济”,1年365天,会有110多天休假都可以B-C,B-C是全天候的,而你B-B只有我的三分之二时间可以进行,在时间拥有量上我也比你多。
裁判:时间到,这场辨论的结论是,在中国电子商务无论是B-B,还是B-C都存在问题,但是电子商务是要继续下去,B-C先行,B-B后劲大。厂商们、消费者们看清这种趋势,开始行动。
我一直为国产网络产品的销售担心,我一直建议《焦点》出击这个疑点,没想到在1月初联想科技宣布4个月中联想箱式千兆以太网交换机LS-5608等产品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同时联想补天工作站1120推出,它的CPU为PⅢ 500、128MB内存,
事实上在此之前我已写好一篇《送水淘金》发表在《克丽观察》上。
网站就是网站,什么样的网站就会带来什么样的服务。不对,网站还会给我们带来送水淘金的效果。
此话怎讲?先从字面上讲。一群淘金者正在淘金,没准儿他们金子还没淘到,给他们送水喝的人,因卖水都发了财。这么说办网站的各位可能不高兴,你怎么知道淘不到“金子”呢。这里可没说网站的先生女士们淘不到“金子”,只是说在各位淘金的同时也能给社会其他人带来更多。
汽车工业挣钱不挣钱先不说,可是配件厂、加油站、快餐店……被养活了,甚至也养活了“洗车族”。彩电工业挣不挣钱也先别说,可节目制作、电视剧本作者、大腕儿歌星们的日子都红红火火。
那网站又能带来什么,现在看不出来。怎么看不出来?瞧,网站如“雨后春笋”,大手笔的网站宣传来啦!媒体就要有广告了,网站要“红”凭什么,凭宣传,新一轮的网站的广告宣传比赛开始了。做网站,就要服务器,没有服务器就要服务器“托管”,也就是说,网站一做,不是服务器的生意来了,就是租赁服务器的生意来啦。
还有呢?网站除了宣传之外是要“干活”,干活就要人干,网站的筹备开通需要人才,IT业新一轮就业问题网站正在解决。网站上的业务先从纵向开始,从拍卖、二手货买卖开始,
从B-C开始,那送货队伍当然需要,下岗工人这么多,网站买卖、B-C的送货组织可以解决今年1200万下岗工人的部分再就业问题吧。
企业就是门户,每个企业都说.com企业,每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门户网站,这门户网站可不是做样子的,B-B要做买卖交易的。进了门户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可企业内部管理上都和企业门户不“匹配”,要门户也白搭。要做.com企业,要借企业门户网站之机改造自己的企业内部管理,不然要被互联网时代淘汰了。
现在什么都说“e”,在未来不“e”是行不通的。说不定将来“七星级”饭店的标准就是在房间的设施上,不用带笔记本机,用电视机屏幕就可以收发自己的电子邮件,这个市场有多大,北京有多少饭店需要改造?天天高喊电子商务的人都哪儿去了,对于电子商务来说,电子商务是金,这“水”的买卖比“金子”还值钱。
做网站的人们也许不服气,“金子”就是“金子”,卖水的再赚钱也不如淘“金子”的层次高。我们的网站必胜,我们的网站做大了,点击量多了,就可以卖钱。是,中国每个行业都需要典型的网站,可能需要1~5个典型的网站,这些网站或许就是金子(当然要看怎么做),但是都说卖钱,卖给谁?卖给“老外”,老外比谁也不傻,做不好的网站人家才不会买呢。
做得好的网站又是什么呢?做得好的网站肯定招来更多的“送水”人。也就是说一个网站做得好不好,从送水淘金的角度上来看是“送水”的人多不多。一个成功的“吃喝玩乐”网站,在它周围的旅行社、旅游景点肯定发了财;一个二手货网站火得不行,肯定有个庞大的送货队伍在为他服务;一个房地产网站生意应接不暇,肯定有全国性的联销网、中介商、经济担保、房地产商和为这些商人服务的队伍在围绕着他;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不论是什么网站,它的媒体宣传网站一定很灵敏……
100年前美国西部的淘金者都不在了,可是为这些淘金者做牛仔裤的Lives却成了世界名牌大公司。
尽管目前互联网、网站、网站服务队伍等等这一切,存在好多好多的问题,但它确确实实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这种潮流就像人们已经有了汽车不可能再回到马车时代一样。眼下的问题是问题,不看清、解释清、“摆平”这些问题,互联网怎么可能是不可逆转的呢?
回到“送水淘金”的观点上,既然互联网时代淘金的淘金,不想“淘金”的(不想做网站等),干嘛不送水?
如果说在此之前我对网站前景很困惑,写完此篇文章我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
一阵“风”吹来,屏幕上的“窗帘”美妙地飘荡;在NT工作站上可以制作动画,屏幕上马路上的斑痕如同真实的路面一样不规则,还出现了高底不平的阴影,游戏像进入了真实世界;把一幅“紫薇格格”的画面变成了毛衣针法表示的图案,这种图画不但可以用来织毛衣,重要的是未来Internet上选购毛衣时图像传到PC机上,PC机能够表达出这毛衣的质量是纯毛还是混纺,也解决了Internet上的传输带宽。10个小时若干个电视频道上的节目,自动按相关词句分类,按段落提取其中某段,供快速选择;从好多不同风格的图片中选择大海风情的图片,只要点一下鼠标就出现了若干大海风情,这是多媒体图片的提取;一幅MPEG4图片似乎很不错了,可通过Intranet返馈回来修补得比MPEG4更加完美的图片,这分明能够弥补现在低分辨率数字相机或网上图片的不足;一幅图片从网上快速下来时并不完美,但慢慢地越来越精美,这叫“稀式”技术,可将原始
看到微软中国研究院这么多成果,最大的感受是,微软研究院所研究的成果都是围绕Internet加多媒体,并弥补现在带宽不足的缺陷,当然这只是些没有名字的成果,离商品化还相差甚远。可有一点要记住,微软公司的强项正是可以快速将各种成果商品化,也就是说解决Internet带宽的不足的PC产品有了微软公司,商品化操作不会太远。
午饭后我急忙赶到英特尔(中国)公司见到了当时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亚太地区总经理陈俊圣,我看到大约1966年出生的他升得如此之快,给他起了个外号“陈火箭”,当然他很高兴,他对我说英特尔公司当时的“四大战略两大战法”,我以“英特尔在中国全‘e’了”做了消息。
再来看看PC外商在做什么,什么也没做,1998年以来,几乎所有外商PC降价速度慢就不说了,他们在中国市场的PC较美国本土、日本市场的配置都偏低,新产品推出速度慢,导致了他们肯定会失去中国PC市场阵地。
到2000年1月底中国网站产生速度简直难以令人置信,有人说每天致少有3个网站产生。不过这种速度已使中国网站B-B、B-C、C-B、C-C明显细化。这种细化已清晰地表明网站的产生从以成本为核算的中心转向以研究市场需求工程为核算的网络经济企业。
1999年全年信息产品销售额为3900亿元,出口创汇390亿美元,其中计算机产品为1750亿元,出口创汇达110亿美元。信息产品占整个国家国民经济产值的20.6%,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去年国民经济增长率为7.1%的背景下,信息产品增长约为20%。其中手机产销量为1800万部,PC机550万台,VCD 1000万台,DVD 250万(出口100万台)。
虽然我国信息产品数量都位居世界十强,但是人均占有量还远远不够,特别是CPU、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还没有根基。预计今年信息产品还会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虽然到1999年底我国上网用户达到890万,世界上网用户已过亿,我还是觉得目前状况表明《虚火过旺——为Internet经济担心》(《克丽观察》):
不管是IT企业还是非IT企业,几乎每个企业都在担心,生怕被Internet经济时代淘汰掉。每个人也都在担心,怕自己赶不上Internet经济时代,这些担心是十分合理、正常的。其实真正使人担心的倒是Internet给社会带来的“虚火”,倒有些“舍得一身剐,敢把经济拉下马”之感。
太过分了吧,Internet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看全球、全国经济多好,每年都在增长,各大IT企业也在增长。全球PC都要互联,网络设备厂商、服务提供商能不增长吗?非IT企业如果不增长,全球经济、全国经济能增长吗?这正是Internet经济初始繁荣的原因,至于以后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的确Internet刺激了经济发展,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的投资、人才、财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到底Internet会使经济怎样?谁也不知道,谁也不可能知道。这种未知的感觉确有些像1905年爱因斯坦相对论发表时,谁也无法知道40年后会引爆原子弹一样。
借用这个例子引申一步问,Internet是否会引爆全球经济?
经济学家自然有一套十分科学的根据和结论。而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和一些肤浅的道理。经济也像生命一样有自己的生态链条,如果某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生态链条也就会崩溃。
别耸人听闻了,Internet怎么会使经济生命链条崩溃?看看目前这么多投资都集中在网络上,这正常吗?答案很明显。全世界的IT大公司为了争夺IP电话、Internet市场产生了数不清的前所未有的并购,并购前后产生了多少次股票振动?企业内部文化的融合,高层领导的离职,能不对目前的经济生态产生影响吗?答案也是显然。
Internet是什么?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每个人、每个企业来说,Internet就是两个字“加速”,加速是很快乐,又是很危险的。这个危险当然包括了对经济生态链条的挑战。
看看眼下,几乎所有的人(下岗工人、农民除外)都为Internet忙,所有的人都为Internet狂,主管们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听完企业汇报,企业领导没有时间,甚至没有力量将企业的管理改造成适合Internet办公、经济模式。天天喊电子商务的公司和企业竟然造不出一个完全的、到最终用户电子商务的模型(当然不怪他们,因为电子商务本身解决不了三角债的问题),各层干部们今天一个E-mail去,明天一个E-mail来,就是不解决实际问题。就连记者们也没有机会和时间,下基层去采访,因为他们的时间都被上网和五星级饭店约定的采访挤满。
虚呀,虚得厉害,这虚假的繁荣绝对不是人们理想中的Internet经济,但是走向理想化的Internet经济又必须渡过这虚假的繁荣。
现在面对着Internet经济就像大老群(比大群大得多)野生的角马,面对着不可预知的目的和未来狂奔。
怎么办?答案是,什么都可以是虚的,就是经济不可能是虚的,总有一天人们会明白Internet经济是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的经济,而不是蒙出来、吹出来的经济。
其实在Telecom′99上我就得到了英文免费的SUN Star Office,我应该预感到SUN公司操作系统会免费。这一招至少会使Windows 2000向开放源代码跨进一步。
1999年IBM公司年营业额为875亿美元,利润为77亿美元,再次突破自己创下的IT之王的纪录,Intel公司1999年年营业额为294亿美元,利润高达81亿美元,分别增12%和29%,康柏公司年营业额为385亿美元,利润为5.69亿美元(利润不到2%)……有关数据表明1999年世界PC销售量过亿台,Internet风暴继续席卷全球。我用1999年这些信息总况做了本书的结尾,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我写了Internet那么多不足和困惑,我还坚信Internet给我们带来的不止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它就像汽车等工业一样,伴随汽车工业的前方是高速公路、后面是滚滚油田、左边是加油站、右边是汽车维修、快餐零售等的兴起,包围Internet的工业产业已和Internet本身已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潮流,如果不看清,不说明白现在的Internet应用有什么不足,怎样克服这些不足,Internet在未来怎么可能不可逆转呢?那么Internet未来是什么呢?
未来还没有来到,即使是未来来到也应该由未来的人去评述、去记录未来。而我已对世界和中国的IT尽到了我应尽的责任,我敢对我每一个字的记录和评论去负责,我认为自己无愧于社会所给予我的一切,更无愧于我所拥有的一切的一切。
当然,我还会继续社会所给予我的责任和我所拥有的一切的一切,因为我的生命和感受在继续,我的笔也会随之继续。